核心观点:对于盲盒这样的新生商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规范其市场秩序,对可能存在的二手交易欺诈、哄抬价格等行为也应给予重视。而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醒普通玩家,购买盲盒作为收藏和爱好无可厚非,但切勿盲目跟风、玩物丧志。
据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份《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盲盒收藏成为“硬核玩家”增长最快的领域。2018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的“硬核玩家”将近20万人。盲盒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能让这个活跃于小众圈子的流行爱好一下子步入大众的视野之下?
盲盒是指装有玩偶或动漫周边产品的盒子,外包装不显示内部玩偶外观。购买者在拆封前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何时集齐全套产品也完全靠运气。据了解,目前盲盒在二手平台的交易已经形成了庞大市场,加上线上的文创IP设计开发、线下的产品生产零售,以及玩偶改装等后续服务市场,盲盒生意已经渐成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由于突然的火爆引发关注,大众对其营销模式和炒作风险的思考也在升温。
不可否认,盲盒玩家已不再仅限于有着猎奇心态的年轻人群,其独特的娱乐性、新奇的解压方式以及新兴社交货币属性等特质,正在帮助其获得更多消费群体的喜爱。但实际上,盲盒营销严重依赖文化创意开发。有玩家表示,如果持续挖掘产品本身相关的文创IP影响力,或许能保持更为持久的热度;如果文创IP缺乏艺术吸引力,即使有新奇的玩法,单一系列的盲盒也不能保证持续畅销。
不过目前来看,国内文创产品的开发仍旧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文创IP的质量水平、规模和多样性都未体现出来,而文创又是盲盒整个产业链的关键。此外,作为广泛意义上的动漫文化周边产品,盲盒的消费群体基本仍是对作品本身有着较高忠诚度的粉丝或者爱好者,此类消费者也会对盲盒的设计和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部分玩家喜欢集齐全套,部分玩家喜欢限量版的隐藏款式,玩家爱好千差万别,玩法更是别出心裁,这决定了“盲盒游戏”具有较高的投机性。这种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之所以火爆,无外乎用极具偶然性的购买方式不断刺激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玩家为了寻求刺激,不断购买,难免为此上瘾,甚至有人不顾自身消费能力也要购得钟情的款式。而如果买不到自己钟情的一款或多款,求助二手市场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正因此,限量版产品的二手交易价格也水涨船高。
可以看到,盲盒生意中猎奇营销、饥饿营销的套路使得相关市场泡沫巨大,在时尚风潮不断变换的当下,盲盒玩家很容易就成了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韭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盲盒从本质上来说还是玩具。目前来看,我国玩具的生产工艺要求门槛不高,盲盒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价值,因此想凭借炒作盲盒来获得收益,暗藏巨大风险。娱乐游戏的边界一旦失控,盲盒就会变成“潘多拉的盒子”。好奇心过后,很难再依靠短期效应吸引受众,此类潮玩生意还能红多久、走多远?
对于这样的新生商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规范其市场秩序,对可能存在的二手交易欺诈、哄抬价格等行为也应给予重视。而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醒普通玩家,购买盲盒作为收藏和爱好无可厚非,但切勿盲目跟风、玩物丧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让你惊喜的盲盒 可能变成了资本游戏
从炒鞋、炒盲盒想起《宇宙牌香烟》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