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点名网约车十大乱象 网友:规范发展迫在眉睫

2018年05月27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最近,网约车再次成为舆论焦点。52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目前网约车十大乱象:网约车乘车安全隐患、用户信息泄露问题、不正当竞争乱象、大数据杀熟现象、乘客投诉无门维权困难、网约车企业多地无证经营、“黑车”“马甲车”等不符合运营标准车辆频现、司机资质不达标现象较为常见、“爽约车”“计价不透明”“乱收费”等乱象滋生、司机刷单炒信行为。

  谁来守护网约车的安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万丽丽

  网约车以方便快捷等优势,已经在出租车市场中占领了一定份额。在网上预订出租车,既避免了在户外花时间等车,也能借助一些优惠活动节省打车费用。这样的出行方式很容易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而一些网约车事件的出现,使公众对网约车的信任降到了冰点,安全成为网约车市场有序发展的最大障碍。因而,需要通过逐步对网约车行业进行规范,落实相关网络平台的管理责任,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安全,营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氛围,从而促进网约车市场长远有序发展。

  健全管理方式 促进网约车规范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佟欢

  不可否认,网约车的迅速发展,确实缓解了城市交通的痛点,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如果不解决近期接二连三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公信力流失将成为制约网约车发展的最大难题。因此,健全管理方式,促进网约车规范化发展迫在眉睫。

  首先,政府应用相关政策填补规则上的空白,才能形成和谐有序的发展格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网约车的规范管理,尤其加强网约车驾驶人员的资质审核和行为监管,只有经过考核合格的驾驶人员,才能获得从业资格证。

  其次,网约车平台,应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与公安部门展开紧密合作。网约车平台在审核车主注册信息时,要严格要求递交的证件真实有效。完善车主和服务信用系统,对车主进行背景筛查,车主只有通过审核,才能在平台接单。接单时,确保人车相符,保证乘客预约的车辆和司机与实际情况一致。

  让网约车行驶在安全轨道上,离不开科学、严格的监管,需要政府、网约车平台以及各相关部门共同发力维护,切实促进网约车行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消除网约车乱象,要“说”更要“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消除网约车乱象,不仅事关乘客权益,事关行业发展,同时也检验相关部门的智慧和能力。这当中,“说”当然是要“说”的,只有“说”,才能引起重视,形成压力,推动解决,但更要“做”。

  这方面,除了加大执法力度,让违法违规者付出代价外,还应以“乱象”为导向,将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说”尽快变成“做”。比如,中消协在点名网约车十大乱象的同时,还呼吁立法机关进一步明确、细化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相关规定,强化对消费者的保护,防止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逃避自身应尽义务和责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对各类网络预约车辆服务的规范管理,对涉及消费者安全的重点问题做出更加明确的统一规定,并抓好具体落实。同时要强化对网约车行业的标准制定、数据监控、服务监督、风险管控,更好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安全权益。

  这些都符合实际,也是消除网约车乱象的良方,接下来,就看能不能落实到行动上,动真格地“做”起来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时评作者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