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继悟空单车退出后,第二家公开宣布停运的共享单车诞生。近日,3Vbike共享单车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对外宣布,从2017年6月21日起停止运营,没有退押金的用户,尽快申请退款。创始人巫盛华称,由于未融资成功,他自掏腰包造了1000辆自行车,投放市场后仅找回几十辆,部分地区车辆丢失率达到100%,实在撑不下去了。“如果不是多数车被偷,融不到资其实也是可以生存下去的。”
3Vbike果真是被“偷”出局的?
3Vbike果真是被“偷”出局的?恐怕不然。共享单车丢失或损坏现象并不鲜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可预见的耗损。3Vbike扛不住,根本上是因入行比较晚,技术不过关,模式无创新,未得到融资,竞争力极弱,其失败是注定的,属于“末位淘汰”。事实上,只要技术“山寨”、模式复制、资本投机的现状不改变,将会有更多共享单车小平台黯然退场。【详细】
在回顾创业历程时,该平台创始人直言“一直没有融到钱”“创业终究还是资本的游戏”。这一方面表明,共享单车这类资本依赖型的项目,其最核心的竞争逻辑就是烧钱消耗战。这整个游戏,无比简单又无比残酷;而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时下许多互联网创业者依然深陷于“讲故事—做样板—圈钱融资”的程式化路径之中,却不曾意识到资本市场或许早已不信这一套。【详细】
共享单车加速“清场” 创业本是一场“价值战”
在宣布倒闭的一刻,才第一次爆得大名,才激起了些许市场回响,这既是3Vbike的悲哀,也是许许多多创业公司的宿命。时下,共享单车的乱战已然棋至中盘,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势必还会有第三家、第四家乃至更多的共享单车平台出局离场;而与此同时,以相互持股、收购兼并等等方式所撬动的全行业大整合,也必将渐次展开。诸如此类的剧情,曾经在团购网站、在线旅游、网约车等等领域一再发生。了无新意,却每每如此。【详细】
很多所谓创业,更像投机,且都是蹭所谓互联网风口的“老油子”。类似失败者共同点,都是“频繁创业者”,在某个风口起时,从未接触过该行业的,像撒网一样撒一百多商业计划书,满嘴硅谷最流行的商界术语,就为诓几个投资冤大头。热钱扎堆,傻子和骗子合谋,助推某一风口产业。这种急功近利套现心态,是无论哪个产业都不该沾惹的,流量鲜肉+网文IP的影视产业,已快毁了。3Vbike没“骗”到投资,才有了自掏腰包投1000辆——连基本防盗、定位都缺,都敢造车——几乎折损殆尽,本该伤感却自带喜感的创业“插曲”。这种畸形心理驱动的所谓创业,它不死不倒,才真天理难容。
市场是理性、残酷而公正的。草台班子的3Vbike之死,虽是必然,但也说明,创业必须有基本敬畏心。不是说对新业态,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敢想敢干容易,但要真正尊重产业行业规律,对自身技术有信心,对市场有研判分析,对社会有责任担当,才能搏杀出来,存活长久。【详细】
草莽时代后,共享单车如何渡过生死劫?
随着末位淘汰开启,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平台将被迫退场。这虽然是市场自发、充分竞争之后的必然结果,却总难免还是透出一抹悲凉意味。通过此事,公众再次感受到了互联寡头时代创业者所面临的那道无形“天花板”。当许多所谓的“创业”,动辄沦为简单的模式复制、沦为资本投机、沦为毫无技术含量的肉搏,我们并不清楚其到底能给社会带来多少价值。有多少意气风发的创业,自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类似的问题,在网约车混战中适用,在共享单车大战中适用,在许许多多的创业场景中实则都一样适用。【详细】
3Vbike式蠢亡,是升级换代正常的阵痛代价。单车经济要健康有序,必须是共识规则之下一盘棋的深度互治。政府、企业和用户,政策、技术和习惯,各方努力缺一不可。这也正逐渐成为共识。官方正式将其定位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那么从观念到政策,都该进一步明晰。观念上,路权进一步确权。公共交通毛细血管要疏通要维护,确保机动车不与其争路。停放上,规划要科学人性,不能不管不顾,任其闹市扎堆占道或者郊区无车可叫。而企业则应责任为先,这是争利之前,确定商业伦理规范的意识规则。大佬们不过分互伤互抢,吃相难看,小企业可迎风追赶,灵活竞争,都需规则内行事。短期可能利薄,却是长远发展之必立根基。
技术防控,只是无奈倒逼,而在共识性规则设限和相关意识培育之下,用户文明习惯养成,也是潜移默化的。用户同步成长,与行业健康发展是一致的。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所谓单车是公众道德试金石,国民素质照妖镜等伪命题,到时不攻自破。这才是社会共同渡过了业态成长的生死劫。【详细】
微言大义:
@滑天下之大稽_亦可赛艇:小黄车可能是被偷、被私占最多的单车了,但它仍然很坚挺。入了这行就要充分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偷车贼固然可恶,但创业者也不能将自己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小偷。
@财税专家郭英杰:共享单车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该见分晓了。
@秣_冉:这种一无技术、二无营销、纯蹭热点的公司,我只能说活该倒闭了。连资本运作和经济杠杆都不懂,还搞创业?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资本市场本就是残酷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创业者投身其中,当然要充分考虑到其中的风险。与其说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照妖镜,倒不如说它是创业者素质的照妖镜。把创业成功的希望一厢情愿地寄托在社会人人道德良好或者投资者都是冤大头的虚幻前提之上,把自己的失败掩耳盗铃地归咎于“多数车被偷”,套用春晚小品《卖拐》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来说,这辈子“基本就告别创业了”。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