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最“潮”的“智慧春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17年01月22日 10: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陈双岭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了更便捷、更个性化的出行新选择、乘车新体验。“智慧春运”时代的到来,让春运路变得更加温馨、顺畅。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多少年来,春运是一杯浓浓的乡愁酒,春运是一张薄薄火车票,寄托着娘亲的牵肠挂肚、子女的蚀骨相思。回家过年,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深深地蕴含了母亲的盼子归来、孩子的思乡情结。一路颠簸的疲惫,在父亲张罗的一桌家常菜中化作甜蜜,而在家短短几日的停留,又让乡愁化作隽永。

  2017年春运如火如荼进行中。以笔者的切身体会来看,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今年的铁路春运,那就是“潮”;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今年铁路春运,那就是“智慧”。

  2008年底,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概念。而这两年,“智慧春运”也成为媒体报道铁路春运的一个热词。

  与以往相比,如今春节前回家的路更加温馨顺畅。一张寄托着浓浓乡愁的火车票,通过12306网站就可以买到,过去那种让人头疼的彻夜排队买票的“龙门阵”,如今变成了足不出户“没有硝烟”的网上购票;以往回家模式非常有限,如今网上约个跨城顺风车已成时髦选择……春运正变得越来越“智慧”。

  是“互联网+”技术成就了今日的“智慧春运”。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火车站的自助“刷脸”通道,让旅客在三到五秒的时间内就可以快速进站;北京站的室内导航和客运综合服务系统,让旅客微信摇一摇,就可以快捷地获得站内导航、呼叫轮椅或“小红帽”等优质服务;使用重庆客运段微信公众号,可以提前预约到美味餐食、咨询服务;沈阳北站安装的可视对讲系统,让换乘旅客提前联系到乘务员;广州南站、深圳北站配备的机器人小璐,不仅可以语音回答列车时刻、购票信息、地点指引等问询,还能应旅客需求,即兴表演一段机器人歌舞。这些“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了更便捷、更个性化的出行新选择、乘车新体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智慧春运”时代的到来,让在外漂泊了一年的游子收拾心情、打起行囊、领着爱人、带着孩子回家看看的春运路变得更加便捷、温馨、顺畅,没了以往的焦虑甚至抱怨,旅途中可以从容地品味那份隽永的乡愁。(中国经济网网友 陈双岭)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告别“铁老大” 铁路便民赢得更多信赖

     “让回家的人走得顺利、安全”是春运第一目标

     春运状况逐年改善 “小幸福”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