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网购,又有一款神器让大家目瞪口呆。武汉一男子嫌楼上邻居太吵,天花板装震动马达反击。试用了一次据说效果极好,楼上连地板家具都在震动。
一搜新闻,全国类似的事情还不少。北京的一对住户甚至还为此闹上了法庭。在网上键入“防楼上噪音震动马达”几个字,跳出一串店家,其中一款售价达275元的产品自诩“用了它,再也不受楼上的气了,从此以后昂首挺胸,心情倍爽”,月销量达到了263件。
震动马达受到了普遍谴责,大道理似乎很容易脱口而出,比如,这是以牙还牙,以暴制暴,会让矛盾升级,而且还涉嫌违法;邻里矛盾不是深仇大恨,何必鱼死网破。
看起来,这个所谓的神器的确很不靠谱,但深入去了解一下这些装了马达的家庭背后的故事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有些人反映反复协商都不管用,有些人则反映找谁都不管用,但对这个防噪神器,买家评价也正如商家宣传的那样,普遍都不错。
不管这些家庭受到了什么样的痛苦,有一点我们得理解,很少有人会花个几百元去戏弄别人的,不到万不得已,也很少会有人用这么极端的方式。防噪神器,是邻里纠纷维权机制缺失的表现。请社区请民警,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大都只能以道德的方式约束,法律介入的空间很小,脾气好的说一声就解决了,脾气不好的就会成为一个僵局。住户的无助完全可以理解,但因此怪到社会头上也不客观,社区或者民警如果不出面,那是社区的责任,可是他们出面也未必能够解决问题,这个时候还指责他们就不公平了。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拿权利和法律之类的硬武器解决的,噪音你说大他可以说小,再离谱大概也不会高到超过国家噪音分贝标准的地步,又如何维权呢?
邻里矛盾之所以多发,回到原点,其实也是沟通障碍的极端表现。平时缺少沟通了解,电梯里见了面也当陌生人,没有一个可以坐下来沟通的氛围,就容易让矛盾扩大化。
解决方案不是没有,比如在杭州小区就曾经出现过噪音告示这样温馨的事。家里要装修了,左邻右舍、楼上楼下的先打声招呼,诚恳地说声抱歉,该做好的措施做好,不能说这样一定能杜绝纠纷,但至少会极大地降低纠纷发生的概率。
不要以为是自己的就可以无所顾忌,也不要以为在你的房间里,别人就没有说话的份,你的权利也是建立在尊重别人权利的基础上的。不但如此,我们也总喜欢给别人的行为加上主观的道德评判,比如别人投诉,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在与自己过不去,别人提意见就认为别人是在找麻烦,这其实都是缺乏法治思想的表现。大家都不愿意付出真心,结果大家都得不到真心。大家都不想受制于人,我行我素,结果大家都受制于人,你来我往,矛盾升级,两败俱伤。
从这个角度说,防噪神器的出现,至少让人明白了,尊重他人的权利,才是对自己的权利最好的保护。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