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个黑名单,就能根治高速公路违规行为?

2016年05月31日 07:28   来源:羊城晚报   耀琪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协会最近透露,已与省交通运输厅初步达成共识,建立全省高速公路车辆诚信数据库,把那些以冲卡、倒换卡、假冒等方式逃费的车辆列入“黑名单”。凡被列入“黑名单”的小车将会被拒绝进入高速公路,在补缴路费后才能继续使用高速公路,列入“黑名单”的货车将有可能被吊销营运证。

  根据官方数字,随着全省高速公路联网不断扩展,冲卡、倒换卡、假轴、假冒免费车辆、使用过期或假冒运输证、使用假行驶证逃费等问题日益突出。相关数据显示,仅2015年广东偷逃路费的车辆达到152240车次之多,涉及金额数以亿计。在经济条件发达、有多年路网管理经验的广东,依然出现这种霸王现象,除了要继续保持打击,管理部门也应有所反思。

  无论大车小车,如果发生了违法行为,就该由公安介入处理,并追究违法者责任。在承担责任后,下次还能不能使用高速公路,这就存在争议了。黑名单让管理方对某些屡屡犯事的车辆保持警惕,但要在实际中遏制对方上高速,法律依据是否充分?最多也就是当场拦截,让其为上次逃费埋单。因为连管理方都表示“在补缴路费后才能继续使用高速公路”,那么 “黑名单”策略的使用,致命作用又在哪里呢?即使有法律依据,类似吊销营运证也是由交通管理部门来行使裁量权,而不是根据某个协会自己的黑名单来敲定的。

  何况违规信息能不能共享,谁保证权威,也是一个难题。当前,高速公路上最常见的问题往往是长途客车、大型货车,车速快的很危险,车速慢的很挡路,普通小车不得不避之则吉。高速公路上也有“大货车占用超车道将会被列入黑名单”之类的标语。可在实际情形中,大货车违规是屡见不鲜的,以至于公众都很怀疑各种类型的黑名单有多大的监控与遏制能力。

  黑名单除了让有关部门对某些车辆保持警惕之外,真要完全“治死”违规行为是不容易的。这既有监控真空、缺乏证据的原因,也和收费站有无真正动力去遏制霸王车有关。如果大货车不逃费,高速路的收益有保障,那么对其他违规行为,比如霸占超车道、超载甚至污染问题,难免也不会积极压制,只会进行标语告诫。

  各种版本的“黑名单”制定,本来是为了有关部门方便打击违法行为,打击的本质也是为了维护公平市场秩序和道路安全。在实际操作中,却要牵涉到各个利益部门的考虑。个别部门对罚款是乐见其成,罚得越多越好,甚至是“养鱼式执法”,把鱼群养大了再一网打尽。有的地方,则对违法行为只眼开只眼闭,只要有钱收就行。对于没有任何实际利益回报的,还要花费精力去做的,就会对诸如打击、黑名单之类没有太多的使命感和热情。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