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郭夏认为,新张开业的亚投行将发挥“鲶鱼效应”,倒逼国际财经治理体系加速改革。创建亚投行,标志着新一代中国领导人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谋取国际财经话语权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片说明: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这是习近平为亚投行标志物“点石成金”揭幕。(来源:新华网)
经过两年多的紧张筹备,由全球57个国家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月16日开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亚投行理事会成立大会并致辞,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当选亚投行首届理事会主席,金立群当选亚投行首任行长。此举标志着中国在国际投行合作创制领域迈出了从无到有的创新步伐。中国海外投资的财经破冰行动意味着全球经济秩序的领导阵营构成正在发生新变化。
在亚投行开业仪式上,习主席揭开了亚投行标志物“点石成金”的红盖头,一个富有新意的国际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亮相。目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资金缺口巨大,亚投行如果用传统方式组织资金推动此项事业恐怕是杯水车薪。只有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国际金融创新方式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一领域,亚投行才能真正创造点石成金的财经奇迹。亚投行从创立之日起就显示出不拘亚洲名分、不搞一股独大和不落投行俗套的领军新意。希望亚投行能够通过脚踏实地的金融创新,真正成为后来居上的国际财经新秀。
亚投行的创建正值国际经济大滑坡和中国经济大转型的危难之际,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创制加速也许能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的振兴提供国际投融资的新引擎和走出低谷的新机遇。大宗矿产大跌、国际油价大跌、国际汇市大跌和中国股市大跌,使亚投行创立仪式的财经背景音显得十分暗淡低沉。稍有经济常识的人们都懂得,吸引投资的机会是跌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亚投行的问世正赶上了一个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低点入市的好时机。希望亚投行的创建能够成为促使国际国内财经走出低谷的战略拐点。
一些业内人士担心亚洲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回报率低,有可能拖累这个新兴的国际投行。但是,这种基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理念的投行观念已经适应不了新生经济时代的财经变局,国际财经创新需要宇观创新的经济理念。天道酬勤,现在还应当加一句:天道酬新。亚投行在自身设计、跨国合作、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创收特色等方面都需要推陈出新。亚投行不能把自己定位成传统范畴的国际性多边投资银行,而应当独辟蹊径把自己办成一家能够撬动、吸纳、整合全球金融资源,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供资金支持的超级投融资平台。
在智慧经济时代,亚投行应当成为智慧金融的典范。习主席在亚投行成立大会上表示,中国作为亚投行倡议方,在银行成立后将坚定不移支持其运营和发展,除按期缴纳股本金之外,还将向银行即将设立的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出资5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欠发达成员国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准备。这笔特别基金将主要用于开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前期研究,这将有助于提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知识水平和智慧水准。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期待亚投行在提升智慧金融水准方面能有更多创新之举。
新张开业的亚投行,将发挥“鲶鱼效应”,倒逼国际财经治理体系加速改革。按照全球大多数人民的需求,改革现有全球财经治理体系,是未来世界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创建亚投行,标志着新一代中国领导人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谋取国际财经话语权迈出了重要一步。亚洲以外很多国家积极参与亚投行的创建,表明这些国家都希望借助中国力量,塑造国际金融新秩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个新生儿的问世啼哭,寄托着一个创新者的家业梦想。让我们期待亚投行在欣欣向荣的新生世界中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郭夏,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网特邀财经评论员、评论理论频道专栏作者。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亚投行开业大家谈】打造亚洲与世界“命运共同体”
【亚投行开业大家谈】中国为亚投行注入开放包容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