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何世霖认为,将创新创业的意识渗透到每一个社会阶层,让每个公民都积极思考“我”之于国家富强的意义,才能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潮流,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资料图片
11月13日,由中国政府网、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发现双创之星》大型系列主题活动走进浙江杭州,该活动旨在“讲述双创好故事,展现中国好创意”。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强煜认为,“发现双创之星”走进杭州,必将推动这里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
“成长的烦恼”困扰着中国。无论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产生的公平问题,还是不得不面临的经济下行问题,都让我们步伐沉重。如何打破这种凝滞,找到新的发展动力,不仅影响着当代中国,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创新就是对现状的重新思考,对命运的重新选择。创业,就是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对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构建。面对当前的发展问题,鼓励创新和创业,就是谋新篇开新路,就是培养未来的发展动力。同时,创新和创业精神还意味着颠覆,意味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回归。
从国际上看,一方面,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市场需求减弱,传统产品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那么,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激发国内市场需求就成了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要求增高,对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和使用效能要求增加,对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这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从而稳定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从国内来看,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国内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开发,经济发展环境的“硬约束”进一步加强,那么,就必须走集约发展道路,来推动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就必然要通过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来支撑体制机制改革,因此,需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活力。
发展中的中国正在接受历史的考验,将创新创业的意识渗透到每一个社会阶层,让每个公民都积极思考“我”之于国家富强的意义,才能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潮流,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中国经济网网友 何世霖)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双创”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双创”是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