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运会不褪色,体育教育需强化

2015年05月19日 07:17   来源:红网   杜建锋

  每年四五月间,正是全国各高校举办春季运动会的时节。曾经参加校运会的比赛或为校运会加油助威,几乎是每个大学生都难以忘却的大学记忆,但现在,谈及校运会,很多大学生的态度却有了180度大转弯。(5月18日《中国青年报》)

  不能无故请假,花钱雇人替看,沦为少数人的狂欢,成为大学生眼中的“鸡胁”……一些大学校运会的现状多少有点儿令人愕然,然而,更为遭糕的是校运会的冷遇还引发了一连串的发应,因为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导致学生关注度不断下降;因为取消了一些长跑项目,就更没有人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于是学生的锻炼意识渐趋薄弱,于是宅男宅女大量涌现,于是更少人关注,大学校运会褪去了青春的底色,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恶性循环。

  于此同时,有这样一则调查报告,也值得人们警惕。据日前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近90%……

  无法激起多数人兴趣的运动会,持续下降的身体素质,这两者之间内在逻辑不言而喻。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弘扬个性、张扬青春活力是其不变的追求。但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则足以令人深思。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平时课余时间干得最多的事依次是上网、和男(女)朋友一起玩、睡觉、购物,然后才是运动。这其中67.5%的人认为没有运动的必要,73.4%的人认为偶尔打个球玩玩就行了,只有8.3%的人认为每周两三次的户外运动不可或缺。

  为了激发学生锻炼热情,一些高校也采取了不少办法,譬如“减肥获奖励”,“慢跑送早餐”等等,以物质的刺激来唤醒人们的锻炼热情。这当然体现了正能量,却也反映了当前大学体育教育的窘状:一是体育作为必修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专业课、找工作等功利性考虑往往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一些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较为薄弱,而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似乎还没有成为主流;二是日常体育教育引导功能被弱化,譬如早操,没有多少监督,也没有多少奖励措施,基本靠学生自觉,于此而言,各种电子产品成功占领了学生的休息休闲时间,玩游戏、刷微博、聊微信等成了主要内容;三是即使举办校方举办了一些体育活动,也往往成为少数人的表演秀,譬如很多体育活动成官方主持的仪式,学生“被参加”,当然也就索然寡味。

  体育教育弱化甚至缺位,导致大学生参与校运会的积极性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一些安全因素,一些高校不敢组织长跑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活动,“别出事”成了首要考虑要素,至于身体素质则退居其次。

  校运会是大学校园不该褪色的一道风景,它担负着引导、激励广大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重要责任;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则大学体育教育所必须承担的使命。所以,要让校运会青春的底色更足,彰显出生机与活力,一方面要强化大学体育教育的引导作用,对早操等体育活动加强必要的监控;更重要的是发挥各种体育协会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锻炼身体中来。如此,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生根发芽,体育锻炼才能成为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