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夏:“一路一带”战略体现了经济观的升级

2015年01月21日 06: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特邀财经评论员郭夏认为,新生经济是创新拉动的创变经济。适应经济新常态就是要用创新变革的理念刷新常态经济和传统经济。在国内常态经济指标下降的同时,海外经济、循环经济、创新经济、创业经济、健康经济等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看点。

新生经济与适应新常态

资料图片

  最近,如何适应新常态已经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从根本上说,这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进入新生经济时代出现的经济思想新动态。新生经济是新生事物经济、新概念经济和创新拉动经济的统称。适应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要从思想观念上顺应新生经济的大潮流、大趋势和大变革。

  新生经济是创新拉动的创变经济。适应经济新常态就是要用创新变革的理念刷新常态经济和传统经济。在国内常态经济指标下降的同时,海外经济、循环经济、创新经济、创业经济、健康经济等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看点。

  适应新常态最大的思想障碍就是以GDP为核心的传统经济理论。不要以为GDP增长率下降就意味着经济下滑。实际上,GDP仅仅是我们用传统经济观念衡量常态经济发展的一种计量指标。随着新生经济的异军突起,常态经济进入缓增长的平台期是正常现象。

  适应新常态必须树立新全球经济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最大的经济发展红利是通过海外投资增长创造的经济全球化红利。加速中国海外投资已成为中国加速分享经济全球化红利的新生经济利器。“一路一带”战略正是体现了这种经济观的升级。

  适应新常态要采用循环经济理念。以往的常态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大气污染(雾霾)、水体污染、食品污染和土地污染。发展低碳经济,用更多的核能和自然新能源减少对于碳能源的过度依赖,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环保经济也将成为新常态经济的一大亮点。

  适应新常态要把创新经济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核心思想。工业时代的模式经济已经适应不了千变万化的创新需求。如何提高城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含新量、如何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让新技术和新工艺加速转化为新产品和新设备,都将成为考验各级领导和企业家们经济智慧的难题。

  适应新常态要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和促进草根创业。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攀升,未来工业对于劳动力就业需求会不断降低,只有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自食其力的民生需求。新生经济需要更多的天使投资和草根创业,让新生代业主焕发无穷无尽的创新活力。

  适应新常态必须关注大健康产业和新潮经济。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经济将成为最为惹眼的新生人本经济。人均寿命和人类发展指数应成为考核新常态经济的重要经济指标。新常态经济应当是充满创意的新体验经济、新旅游经济、新时尚经济和新潮流经济。

  适应新常态需要在经济学理论上推陈出新。只有用新锐的经济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让我们在经济转型创新的新常态变革中利于不败之地。(郭夏)

  作者简介:郭夏,《解码经济》作者,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经济网特邀财经评论员。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

     智能穿戴将掀起改变人类生活的产业革命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