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会送棉被遭质疑:与其打口水仗不如建救灾互动平台

2014年07月22日 07:28   来源:京华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灏军

  纠缠于“口水仗“的各方也该休兵了。与其猜度灾民的需要,还不如直接请教灾民。建立并维持一个开放式的、保持良性互动的救灾平台,应成为红会的标配。

  41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横扫华南,受灾之处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停水停电,灾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于此重大灾情发生之后的数日,本是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关键时刻。但却因一起“夏捐棉被”事件,而在紧张的救灾间产生了一场口水战。

  争论缘于新华社记者的一个发现:在运往灾区的物资中,赫然出现了红会调拨的几千条棉被和夹克衫。一个质问由此而来:三伏天里往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南方灾区送棉被,不知“囧”了谁?这一质疑也代表了部分网友的声音。而红会方面则回应称,灾区昼夜温差大,灾民确实需要;再者,棉被主要是根据地方上报的物资要求而调配的。

  棉被有没有用,在我看来实在是一场无甚意义的论辩。棉被当然有用,而且还能一物多用。但问题是,有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灾民最需要的东西。救灾本就是救急,不能本着“能用”的标准,甚至是“日后能用”的原则去调配赈灾物资。救灾的前提,是掌握并尊重当下灾民最急需的物资信息。

  “衣食住行”,是人的四大基本需求。台风“威马逊”令众多灾民住房倒塌,加之停水停电,灾民的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这几天,我的微信朋友圈里不断有民间志愿团队收集的急需救灾物资列表。其中既包括食物如饮用水、大米、面条、八宝粥、食用油、盐等,也包括预防风灾之后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所急需的消毒用品,如消毒粉、杀虫剂、灭菌水等。在“衣”与“住”方面,单衣、帐篷、枕头、毛巾被、防潮垫等均有急需。

  透过一些海南灾民的反馈,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棉被和夹克并不在灾民最迫切需要物资之列。面对民众的质疑和渴求,红会也大可不必去为“夏捐棉被”声音辩解。如果确为“根据地方上报的物资需求”而调配,公布该上报地方或上报人即可。而如果真的关注灾区、心系灾区,另行组织救灾物资解救灾民于“水深”之中,才是正能量。

  救灾本是救急,我理解这里的“急”,首先是要确保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面对灾区民众还有如此之多的应急需要,纠缠于“口水仗”的各方也该休兵了。与其猜度灾民的需要,还不如直接请教灾民。建立并维持一个开放式的、保持良性互动的救灾平台,应成为红会的标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开放慈善、患难相恤。这才是我们期待的救灾。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