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中国失去诱惑力?外资也应与中国经济一同转型

2014年02月06日 0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谭浩俊认为,目前外资撤离中国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真的已经失去了诱惑力。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益严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质量检验、安全监管等是外资撤离的重要因素。外资可以接受不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转型、市场监管严厉等现状而选择撤离,同样,中国也可以为了经济转型升级而对外资说“不”。

外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近日,英国《经济学家》发表的题为“中国失去诱惑力”的文章认为,过去30年来,跨国企业蜂拥而至;金融危机后,许多企业又向中国寻求拯救。但如今,这股淘金热似已结束。经济增速放缓、运行成本上升、监管日益严厉、竞争不断加剧,种种原因导致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不得不开始撤离中国。

  应当说,外资撤离中国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真的已经失去了诱惑力。

  事实上,从已经撤离中国的外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依赖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过度消耗的低端企业,特别是依靠加工费生存的企业。也就是说,这些外企在中国,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但对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模式的转型等并没有多大作用。

  我国积极引进外资已超过30年,低端制造的外资企业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适应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的需要,甚至不适应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对于外资引进,中国目前在市场监管、劳动力报酬标准、技术能力、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说白了,就是要改变引进外资只重数量和规模的低端化状况,逐步向重质量和效益的高端化发展。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外资撤离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连稍稍有些技术含量的企业都要求员工至少要高中毕业,最好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技术工种。如此一来,劳动者付出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要比原来多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能不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呢?对外资来说,要想继续获得高额利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技术和工艺的改善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才有可能消化增加的劳动力成本,并获得新的收益。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和条件,要么亏损,要么只好撤离中国。

  中国日益严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质量检验、安全监管等,也使得外企在中国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如思科、IBM等设备商正面临斯诺登效应的强烈冲击,苹果蒙羞道歉,星巴克遭受价格欺诈指责等。中国以前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不足,让许多外企钻了空子。现在,中国已经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力争使这些方面的工作回归本位。对外企来说,应当适应这样的变化,将在中国的经营标准同步到与其他国家一样的水平,而不是一直得过且过。

  说实话,对这些问题,中国消费者一直是很有非议的。譬如汽车召回问题,在西方发达市场,不管哪个国家生产的汽车,只要发现问题,就会被召回,但是到了中国,召回却很少见;再如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肇事企业往往会被罚得倾家荡产,但在中国,违规的外企却很少受到严厉处罚。

  虽然外资撤离中国可能会对当前的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就业,会因为这些外资的撤离而加大难度,但是必须看到,这恰恰能够让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让外资能够进入到中国新的平台进行淘金。中国的经济正在转型,自然也需要外资转型。如果外资不转型,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就不可能向他们开放,不可能给他们提供淘金的机会。这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关系。

  外资可以接受不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转型、市场监管严厉等现状而选择撤离,同样,中国也可以为了经济转型升级而对外资说“不”。中国正在构筑新的引进外资的平台,就看外资能否适应这一新的变化了。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外资收购

     外资是中国永远需要的伙伴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