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三中全会公报未提"房控" 意在强化市场主导

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评论
2013年11月13日 11: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郭施亮认为,在三中全会公报中并没有过多地强调房地产的调控问题,意在强化市场的主导功能,期望通过市场的自身调节来妥善处理长期存在的高房价现象。
评论;公报
2013年11月12日,在黑河市爱辉区花园街博文社区参加文体活动的市民通过投影大屏幕,届时收看当日晚《新闻联播》播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新闻报道。(图片来源:张辉 / 东方IC)

  为期四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12日下午闭幕。当日,新华社正式发布了本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公报的内容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会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的确,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以市场为基础性作用的理论也被一些地方扭曲。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的运作效率低下。更有甚者,地方官员因政绩的考虑,通过对部分企业进行长期的政策保护、资金补贴等措施来维系企业的发展。遗憾的是,过度的干预,违背市场规律,最终导致更多的弊病产生。

  第二,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根据资料显示,自1958年以来,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设立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城乡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经历多年的差异化发展,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拉大,而农村相应的社会保障等措施也受到了限制。当然,作为一项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地处理,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也需要得到更多的措施落实。

  第三,房地产调控问题并没有在公报中得到展示,未来更可能依靠市场的主导作用实现合理的调节。房地产问题深刻影响着社会民生,而过去政府对房地产的过度调控,始终得不到令人们满意的效果。

  近年来,全国房地产价格实现了快速地上涨,而以北京、上海、广州为首的一线城市,相应的住宅价格更是水涨船高。如今,在三中全会公报中并没有过多地强调房地产的调控问题,意在强化市场的主导功能,期望通过市场的自身调节来妥善处理长期存在的高房价现象。作为政府,建设保障房理应是未来工作的重心。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制定更多有效的措施来制止部分利益团体强行占有保障房等违规现象。

  作为一次影响深远的会议,人们对这次会议抱有很大的期望。毋庸置疑,未来将有一系列的相关细则出台,届时方可看出本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力度。(中国经济网网友 郭施亮)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用全面改革化解经济转型的深层障碍

     中国经济改革的背后是公平问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