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诺贝尔基金如“滚雪球” 也能得经济学奖了

2013年10月09日 10: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许一力认为,在基金会本身还存在“财政赤字”的情况下,诺奖能够坚持到现在,并且资产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正是基金会出色的投资管理,在长周期中充分利用复利原理的结果。

评论;诺贝尔基金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2年12月10日,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莫言获颁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不知道今年马上要公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会颁给哪方神圣。不过,诺贝尔基金本身的运作就足够拿个这方面的奖了。

  想想也是,一个奖项能这么响当当,而且独占鳌头上百年,这跟它背后基金的成功运作密不可分。

  1901年,在诺贝尔基金成立之初,当时的整个基金资产只有3100万瑞朗,而在此后的111年中,诺贝尔奖奖金发放总额已远远超出其初始规模,特别是在近几年,每年的奖金支出都在1亿瑞朗以上。 

  在基金会本身还存在“财政赤字”的情况下,诺奖能够坚持到现在,并且资产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正是基金会出色的投资管理,在长周期中充分利用复利原理的结果。截至去年,其储备总资产更是高达28.6亿瑞朗——成长率超出9200%。应该说,诺贝尔基金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钱生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诺贝尔奖一直持续,同时保证奖金额度。 

  其实,诺贝尔基金的投资风格也经历了几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时期。

  早期,根据诺贝尔本人的初衷,以及1901年瑞典国王批准通过的评奖规则,诺贝尔基金应投资在“安全的证券”上。而从当时的市场来看,“安全的证券”也就是以固定的财产作抵押,中央或地方政府作担保,能支付固定利息的国债或贷款。所以,诺贝尔基金早期的投资主要是国债和贷款两个方面,而股票市场是坚决不碰的。 

  有意思的是,按照当年诺贝尔的要求,基金当中的3100万瑞典克朗必须投资在低风险证券上,其所得将用作每年的奖金。而这一部分一直保持到现在。 

  转折点是在1953年。美国在1953年颁布新规,规定自1953年起,诺贝尔基金会在美国进行的投资活动一律享受免税待遇。就在同年,瑞典政府也开闸诺贝尔基金的独立投资。这意味着,原有的投资股市和不动产的束缚没有了,而且投资回报可以最大程度地用于诺贝尔基金的运作。 

  从这之后,诺贝尔基金开始试水股市和不动产投资领域。

  现在诺奖基金中接近七成的部分被用来投资股票,其中大半都投在了美国。而且其年收益的10%必须被用来进行再投资,这一比例还会不断放大。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全球有过一轮超规模的牛市,诺贝尔基金的成功秘诀就在于此。 

  在1985年不动产税提高的背景下,诺贝尔基金被迫将自己所拥有的不动产转到了一家名为“招募人”的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又在1980年代末全部转让了所有“招募人”的股票份额——这一举动刚好让诺贝尔基金躲过了瑞典1990年代初的金融危机。 

  显然,在投资方面,诺贝尔基金会也可以得个诺贝尔奖了。当然,不包括这几年。

  最近几年,诺贝尔奖金一再缩水,估计基金会也受到了全球金融市场萎缩的影响。2009年,时任诺贝尔基金会执行长萧曼就曾透露,在2008年金融海啸最严重的时候,诺贝尔基金已经损失了近五分之一的投资额。可见,即使代表着全球最尖端思维的基金群体也仍然无法摆脱全球性的系统性风险。在这样的趋势下,去年,诺奖奖金从1000万瑞朗缩水至800万瑞朗,再加上全球范围的通胀影响,导致莫言的文学奖奖金还不到北京市区一套房的价格。 

  总体来看,诺贝尔基金会是非常成功的。时至今日,诺贝尔奖的资产配比仍然维持50%股票、20%低风险收益的模式。但是,与当前一些新式基金相比,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模式肯定还是偏保守和学院派的。这种模式如果不进行改革,诺贝尔基金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题的。 

  分析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模式,实际上也可以看出,即使是拥有经济学奖项的基金会,其投资模式也仍然无法脱离现有的投资蓝本,可能还更为保守。这很大程度上也与诺贝尔经济学奖项的习惯性马后炮有关。

  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诺奖的灿烂中看到未来社会进步的基石所在,这才是奖项的真正意义。(中国经济网网友许一力)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莫言获诺贝尔奖 中国人不再有心理羁绊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的思考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