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斌:星巴克中国被指暴利 高利润是从哪里来的?

2013年10月09日 06: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许斌认为,无论“星巴克”,还是“麦当劳”、“肯德基”,在欧美国家可能就是平民消费之处,价格并不高于甚至还低于中国。这说明随着制度的日渐完善、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双赢的,即平民的消费主张变为卫生、方便、价格适中,消费者受益,经营者也有一定利润可图。

星巴克中国被指暴利

    图片说明:2013年07月16日,江苏省扬州市,一些市民和游客正在光顾古色古香的星巴克。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对于草根市民意味着什么?是情调一回、小资一把。贵吗?如果你是一个小工薪族,一个月就那么几千块钱,还真是有点小贵。但偶尔去几次,你基本能支付得起。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去“星巴克”,花同样的钱,你是否能找到同等软、硬环境的中式饮料店情调一回、小资一把?不客气地说,基本上很难。

  所以,尽管在中国的“星巴克”店里,咖啡价格比美国的“星巴克”店里高;尽管“星巴克”在中国可能利润率远远比在欧美高,但“星巴克”终究是完全市场性质的企业,生存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上述种种都是竞争能力的体现,令人艳羡,而无可指责。

  面对“星巴克”的超强赢利能力,真正应反思的是:它能做到,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做不到?怎样才能做到?以至怎样才能在公平竞争中胜出?

  一些因素,显然是宏观政策方面的:譬如说收入分配率过低,劳动者收入有限,导致其享受服务性消费的能力弱,于是服务企业只能打“高端牌”,往高了定价;譬如说城市化走入了错误的方向,导致了畸型的特大城市化,供需矛盾激化、经营成本高昂;譬如税费、物流成本还高于欧美国家;譬如法治不够完善,经营者“朝不保夕”,随时可能被要求涨租金,甚至被扫地出门等。

  一些因素,又显然是个人经营方式的。太多国内经营者的经营方式太低端。以饮食为例,依然停留填饱肚子的低端层次上。特别是平民餐馆,俗称“苍蝇馆子”,不要说厨房,连用餐间都可以看见许多苍蝇,遑论“地沟油”、“老油”、香精色素等令人恐惧的东西了。有的则太想“一口吃成胖子”、“一刀挖出金子”,装修档次一上去,价格也哗哗地上去了。要知道,“麦当劳”、“肯德基”曾经也是情调、小资的标志,而今天则几乎是廉价快餐的代名词,一个汉堡不过10块钱左右。换在同等装修档次的中餐馆里,一份炒肉丝,成本应该比汉堡也高不了多少,价格却在30元左右。

  是的,无论“星巴克”,还是“麦当劳”、“肯德基”,在欧美国家可能就是平民消费之处,价格并不高于甚至还低于中国。这说明随着制度的日渐完善、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双赢的,即平民的消费主张变为卫生、方便、价格适中,消费者受益,经营者也有一定利润可图。反之,当欧美国家的平民消费标准来到中国,已经是鹤立鸡群,那么在商言商,企业自然要索取高价,这折射的却是国内草根民众整体生活的较低质量。

  所以,不仅要反思,更要将反思落到实处,保证社会运行的低成本,给民众以“恒心”,于是他们会愈加敬业,在提供更物美价廉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追逐个人梦想。社会的进步就这样从一点一滴的推动中来,慢慢凝聚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平滑稳定、舒适惬意、幸福且有尊严的状态。那一天来临时,中国的“星巴克”店里,消费价格肯定不会高于欧美国家。(中国经济网网友 许斌)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星巴克陷高房租之痛 别只剩下空旷城市

     星巴克凭什么涨价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