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马璐:富了的中国人为何海外形象不佳?

2013年08月28日 06: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马璐认为,关系压倒规则,重经济轻道德,恰恰是对社会秩序、社会文明的冲击,也是富了的中国人让外国人感到“厌烦”的原因。

中国人海外形象

  韩国首尔,乐天免税店内门庭若市。化妆品专柜前更是被手持中国护照的游客围的水泄不通。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瑞航中国乘客斗殴致飞机返航,中国人在美国超市里边走边吃不付钱,中国人在埃及神庙里刻字,中国人纽约公园跳广场舞被控扰民,中国人在卢浮宫泡脚……当这些“中国人”被媒体曝光后,着实让人感到丢脸。中华民族向来是文明之邦,为何讲究“礼义廉耻”的中国人一到海外就变得“惹人嫌”了呢?

  所有的道德问题,首先是对自己的追问和反思,而不是对他人的审判。同胞在国外的那些不文明行为其实随时随地也都在国内上演着,上述现象在你我看来并不陌生,只不过是“不讲规矩的中国人”到了“讲规矩的国家”显得另类罢了。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讲究“关系”哲学,缺乏规则意识。插队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无礼,反而觉得自己占便宜了;靠走后门找到好工作的人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自己的“爹”挺有本事;即使犯了事儿,首先想到的往往也是用“钱”来摆平。关系压倒规则,重经济轻道德,恰恰是对社会秩序、社会文明的冲击,也是富了的中国人让外国人感到“厌烦”的原因。

  不能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多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丰富。正因“钱包鼓了”,老百姓才有机会出国看世界。但与此不相称的是,文明素养并未与世界接轨。“笑贫不笑娼”、“有钱能使鬼推磨”……中国人富了,精神却萎缩了。中国多了趾高气扬、财大气粗的“暴发户”,却少了担当社会道义、实践人类道德的“贵族”。自尊、自律、自明、轻名利等贵族精神的缺失,造成了我们生活习俗、语言及审美情趣的粗鄙化,也让富了的中国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加拿大著名教授诺曼·鲍尔称,文明、礼貌形象是目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人在我眼中是优秀、聪慧、精明的,但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中国人的不良陋习却让人吃惊。要知道,一些人认为微不足道的、习以为常的不良行为,在国际交往中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恶劣的后果及影响。现代文明离不开对规则的追寻,培养国人的“文明”意识也不妨从“讲规矩”开始,这也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关键。

  “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对中国人海外形象的争议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重塑道德文明,要从尊重个体、遵守规则开始。因而,国人在准备出国旅游时,不妨通过各种途径多了解些外国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宗教信仰,做一个“合格的旅游者”。“入乡随俗”,应该是中国人能在海外长期生存的基本条件。(中国经济网网友 马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中国游客”扛着中国的海外形象

     卢浮宫“国人泡脚”之争折射了什么?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