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基层干部的形象,人民日报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对其存在普遍误读,七成基层干部焦虑“社会舆论不公平不公正”。与基层干部们的委屈相对,只有两成的群众认为基层干部被误读。
判定形象,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左右,而情感本身就不那么理性。老百姓对基层干部群体的看法,往往来自口口相传,以及一些个人见闻体验。部分基层干部提到的坏了一锅羹的“老鼠屎”,也是干部群体的一部分,让人迁怒于群体其来有自。
这样得来的印象,的确谈不上很“科学”。所谓口碑,本来就是这样一种纯朴的评价方式,尽管带有随机性和偶然性,但的确是一种集体印象的反映。拿政绩考核的标准细则来衡量形象认定的过程,显然用错了地方。
群众眼里的基层干部形象,看似抽象杂乱,却包罗深广,集合起来,就是民意本身。民意何谈正误?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怎样“读”官员,其实无所谓对错,准确与否也不成问题,评价的倾向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不同群体站在各自立场表态无可厚非。官员给自己打好评,群众不认同,这并非群众“有误”。无论官员们多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由于其特殊身份,群众始终都会以谨慎乃至“苛刻”的目光审视他们,这种对权力的天然敏感与警惕,正是社会监督的动力所在,也是现代民主的特质。
基层干部大概自觉并非大权在握,很多事情也“身不由己”,何以承担如此恶评和高压?然而,担心社会舆论不公平不公正,这种焦虑情绪虽然可以理解,却不是官员们应该关注的重点。无论是满心委屈,还是受宠若惊,在形象评价上,官员自己说了不算。
事实上,老百姓读出的普遍官员形象,不一定就与每一个官员对应,面对群众的“解读”,官员要做的不是去抗辩,唯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个“笨”办法。如果首先就委屈得不肯正视与接受社会评价,甚至试图从老百姓身上着手去“纠正”,显然不可能真正读懂民意。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