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儿童性侵案45%系公职人员 研究不靠谱

2013年05月22日 07: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曹林

  5月21日各大网站一条热度很高的新闻是“儿童性侵公开报道案例中45%施暴者系公职人员”,又是“儿童性侵”,又是“公职人员”,加上近来沸沸扬扬的海南校长性侵幼女案,每一个字眼都吸引着公众的眼球。这条转自《钱江晚报》的报道称,某法律援助中心与媒体发起“儿童性侵害调查”,对近年来公开报道的儿童性侵案件进行梳理,结果显示,性侵案中8成为熟人作案,其中公职人员占45%。(《钱江晚报》5月21日)

  网站转载这条新闻时标题还比较客观,称“儿童性侵公开报道案例中45%施暴者系公职人员”——没有像很多标题党那样,故意屏蔽“公开报道案例”这个影响调查结果的关键信息,不过在这个浮躁的网络浅阅读环境中,这个标题还是会被一些缺乏阅读耐心而只选择性地根据标题关键词进行想像的人误读。果然,在某门户网站的手机新闻中,这条新闻变异为:儿童性侵近半施暴者系公职人员。

  新闻的网络跟帖,很多人也都做这样的解读,认为儿童性侵近半施暴者都是公职人员。这样的误读,一方面源于网众缺乏审慎的理性,不细看新闻就下判断;一方面暴露出公众对公职人员的习惯性偏见,心里对公职人员充满情绪,并经常看到公职人员性侵儿童的新闻,当看到一条新闻符合自己的想像和偏见时,就对“公开报道案例”这个关键信息,进行了选择性屏蔽。

  人们在生活中有很多错觉,其一就是容易被媒体报道所误导,心理学上称为“可得性幻觉”。很多心理学家都作过这样的试验:你认为龙卷风与哮喘,哪个更容易致死?被闪电击中致死的概率与食物中毒致死,哪个概率更大?人们通常认为龙卷风比哮喘更容易致死,尽管后者的致死率是前者的20倍;人们还认为,被闪电击中致死的概率比食物中毒要小,不过,前者致死率却是后者的52倍。这种错觉,往往源于媒体报道——媒体更多地报道龙卷风致死的新闻,更多地渲染食物中毒的新闻,让人们在判断上产生了错觉。

  社会学家伊斯特布鲁克说过,美国人被杀人狂谋杀的可能性,比被雷电击中的可能性要低。可媒体上充斥的都是杀人狂的坏消息,而对雷电击人关注甚少,因而营造出一种“杀人狂谋杀比雷电劈死人多多了”的感觉谬误。

  同样,在性侵现象上也容易产生这样的幻觉,因为公职人员身份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一有公职人员性侵儿童的新闻,就会被报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集体印象:公职人员更容易性侵儿童。而“儿童性侵公开报道案例中45%施暴者系公职人员”的结论,则进一步强化了公众的这种错觉。

  其实,“公开报道案例”的限定条件已经传递了一个信息:并非公职人员更容易性侵儿童,而只是公开报道的案例显示如此。因为媒体报道的局限性,“公开报道案例”并不对应着现实的全部情况。

  从这个角度看,调查选择以“公开报道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性侵现象,也是非常不妥的,必然会产生误导。很多时候,调查要得出权威的结论,关键看研究对象的取样。在性侵儿童这种特殊且敏感的现象上,应该去公安部门或法院那里获取调查样本,那里的数据才权威,才有代表性,也才能全面地反映现实问题。而媒体报道的很多时候只是极端个案,对一些媒体来说,普通村民性侵儿童不是新闻,公职人员性侵才是大新闻。只研究“公开报道案例”,而不是去公安部门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也是研究者偷懒的表现。

  媒体总喜欢消费极端个案,总喜欢追逐有新闻价值的个案,人们又很容易被媒体报道误导。研究机构本应该选择更有代表性的案例,消除媒体报道的局限,却以“公开报道案件”为样本进行调查,进一步强化了误导。根据不具代表性的数据,能得出什么有权威的结论呢?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