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万人是什么概念?比总人口数为630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还要多出69万人,这一群人正共同面对号称“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今年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位、高校学科设置缺乏特色、大学生自身定位失衡等矛盾,共同促成了“最难就业年”的诞生。>>>新闻细读
就业难,早就是不争的事实。可现在竟然是碰到了“最难就业年”,那就业就更艰难了,不过,如果措施不给力,“最难就业年”恐怕也不会“到此为止”。可能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寒窗十年,大学毕业,如果还找不到工作,还要“啃老”,无疑太使人伤感,不仅家庭的经济压力无法消解,而且心理压力也更大。找份工作为何就这么难?
找工作难,应该说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一技在身的大学生来说,找工作就并不困难;对于各种能力颇强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找份工作也不会太难。难的是空有一张文凭,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的大学毕业生。
造成“最难就业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该是:其一,大学的管理问题。现在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松,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校学习不是那么努力。恐怕远不及“北大保安”,人家“保安”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就是努力出来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不是把精力放在学业上,不是放在提高技能上,一旦面临找工作,问题就凸现出来了,这显然是与学校的管理是有关系的;其二,也与大学生的定位是有关的。有些大学生非公务员不行,非事业单位和国企不进,眼高手低,找到工作当然会很难;其三,跟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氛围不浓和制度不够畅通有关。如果制度优惠够多,大学生在创业上就多些动力。如果一个大学生创业成功,无疑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其四,与社会上的就业歧视有关。有些单位招聘员工,过于注重学历,过于注重“出身”,非重点大学不要,还有女性不要。这些就业歧视多了,也增加了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其五,就业路上“拚爹”现象依然突出。那些家庭中有“人脉”,有权有钱的,基本上很早就业了,而要靠自己的能力打拚的大学生,则不容易找到工作。
“最难就业年”是一记警钟,也是一次提醒,要想化解其中的压力,则需要多方努力。不管是高校,还是学生个人自己,还有企业及政府层面的制度,均需要“给力”。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解决,会产生更多的社会矛盾,而大学生无法人尽其用,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而言,都是人才浪费。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