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减负”就不能止于网上作业监督

2013年04月15日 10:01   来源:荆楚网   徐大发

  由教育部牵头,多家中央媒体组成的“我的中国梦”区县教育改革巡访团昨日抵达首站上海市长宁区。该区作业网上公示,社区监督员、家长可监督的模式引起热议。最新完成一项调查显示,在长宁区96%的学生表示“乐意完成作业”,45%的学生反映回家作业量“变少了”,超过八成的三到五年级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不超过一小时。(4月12日《东方早报》)

  在学生作业减负呼声屡呼不减的现实语境下,长宁这个网上作业监督模式不适为一个创举。不管怎样,学生的课业负担确实需要减轻了,因为作业负担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问题。但这样的模式也有它的一些弊端,监督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检验。

  要求每个教师在每天离开学校前将当天布置作业的内容、形式和数量发布在网上。同时,社区督导员和家委会也被发动起来,随时监控全区网上备案的作业量有无超出,监测中心还公开电话,接受咨询和监督。这样一来虽说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会曾加了老师的工作负担。一个老师的作业布置不仅有量的体现还有质的体现,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把作业的监控权交给家长和社区监督员去监督就等于是让外行来监督内行。由于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也就必然会出现多头监督情况,虽说有监督指导意见可参照,恐怕真的实施起来也会有难度,这样长期下去会不会有干涉老师劳动的“内政”之嫌?

  实际上,许多家长也可能顾及到老师的面子和怕压力到孩子不会动真格监督老师。如果有家长私下与老师约定,少部分作业挂到网上,另一部分未挂网作业带回家“暗渡陈仓”,恐怕监督效果也不会理想。事实上,一些地方老师减少作业取消补课后,许多家长反而闹意见,要求复原以前做法,生怕因此降低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还主动要求老师加码曾负,有的还私下请老师来家补课。

  长宁地区首创的单元学科学习反馈建议书网上发布制,以及针对教师间缺少沟通,作业量缺乏整体协调的问题,还建立了教师自主控制作业量、教育组长把关、分管领导督查、班主任协调和家长协同管理的五级作业管理制度。在笔者看来此举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这种多层次监督看起来密不透风但操作起来就可能会流于形式而架空。多头管理也许会造成“接排球”那样谁都不管的状态。这“五级作业管理”制度到底哪一级能做到躬耕亲为呢?恐怕还是个问号。

  从新闻中获知,目前长宁区小学生作业除来自上海市教委统一练习册和教材课后练习外,教师自编作业占三分之一。笔者倒是觉得很有必要把那个上边发下来的三分之二的固定作业砍掉,或选择其中一部分就够了。实际上许多作业负担大都是上边教育行政部门强订施压下来的,原因就是利益驱动,这么多年来学生各类课辅读物已成为书刊发行社和主管部门的“唐僧肉”已是不争的事实。

  窃以为要真正“减负”就不能止于一个网上作业监督,要多方面的配套减负方是治本之策。比如严刹补课风,让各校在同一起跑线上评比。取消教师学生成绩排名次,取消小升初考试和中考招生制,让学生直接升学入学。不把教师的带班成绩作为评优晋级挂钩的唯一标准……如果改革了各项教育评估制度和升学考试制度,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消弭了功利教育观念,自然也就没有了学生课业负担之说。城门失火才会殃及池鱼,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负担是由学校和老师的负担引起的。不改革教育根本制度,即使有作业网络监督制,恐怕学生的课业负担偏重问题又会死灰复燃。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