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瑞庆:"户均1.02套住房"的背景下,房价为何还要涨?

2013年03月26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3月23日至25日,201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在该论坛上表示,到2010年,全国积累存量住房179亿平方米,共2.2亿套,按照2010年常住人口的家庭户来算,达到户均1.02套住房。

    每天都有人喊中国人的住房需求大,房子供不应求,房价要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总是某地的楼盘又卖清盘了,某地又出现排队购房的壮观场面了,某地的房价又涨了。整体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城镇缺房子,要买房子的人太多了。

    房子真的是供不应求吗?相信任所长的研究数据给出了直观而明确的答案,中国城镇显然不缺房子。

    “国五条”出台后,很多家庭为规避20%的房产交易税,玩起了“假离婚”的把戏,各地离婚率一时飙升。何以如此?恰恰说明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太多了。如此多的家庭拥有两套住房,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中国的住房总量并不少。

    中国城镇住房的总量不少,说明供给应该基本充足。供给充足,房价还要上涨,那只能说明问题出在楼市上。至少有三个方面对房价上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二是房地产公司在逐利动机下“研发”出的高超营销技巧,三是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

    房地产开发商从地方政府那里购买土地,并要缴税,而且在办理各种手续时还有可能向相关部门“上供”。如此好的产业,地方政府岂愿放弃?中央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控房价,抑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地方政府却阳奉阴违,不断地调整政策刺激购房需求,让房地产调控政策大打折扣,房价岂能下降?

    没人嫌自己赚的钱少,地产商对利润的追逐永不满足。前几年,传言有地产商说房地产业的利润高得连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这大概是在嘲讽房价的畸高。商人的天性是逐利,没有商人怕钱扎手。

    地产商为了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可谓绞尽脑汁:去售楼部咨询房价,售楼小姐要告诉你,请先排号。貌似没号就没资格问房价,事实上,有可能房子还没卖出几套。但人家那个高高在上的“谱”摆出来,让购房者真怀疑房子快要卖完了。更有甚者,有的地产商在新盘开盘时,先找一帮人去排号,然后搞个大型仪式,搞三个等候区,限制十分钟以内的选房时间。让这些有号的人在三个等候区轮换等候后,再去选房区在十分钟的限定时间内选房。仪式上歌舞不绝,笙乐不止,围观者众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看见那些领过号的人还要在三个等候区等候后才能去选房,能不担心至极啊!得出的结论就是:房子紧张啊,要快买呀!

    一言以蔽之,一切营销技巧都试图表演出一点:房子少,过期不候!但是,这个世界上真有钱买不到的商品吗?!

    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让少数人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多数的人拥有较少的财富。在对投资和投机楼市的资本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富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蜂拥至狂奔的楼市。这些资本制造了没有实际居住需要支撑的虚假需求,自然会拉升房价。穷人总要买房子,不可能睡大街,买房子就要承受更高的房价,房子因而成为富人盘剥穷人的工具。

    降房价,涉及太多人的利益,阻力之大可以想象,但房价不可能不降。这需要时间,更需要管理层制定政策的智慧。从目前层层加码的调控政策看,房价上涨的空间已经不大,加上房子供给充足,房价必然会走进“下行通道”。(乔瑞庆)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征收不动产调节税能否抑制房价

 

李迅雷:控房价须另辟蹊径

 

房价“失控”背后的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