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费破9000亿 公开三公兑现"甩开膀子"的承诺

2013年03月26日 09:09   来源:中国网   张燕

  24日,由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以“三公浪费的治理”为主题的沙龙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就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据专家估计,近年来,全国三公消费总额突破了9000亿元,相当于2012年全年财政收入的10%。越来越庞大的三公消费支出引发民众的不满,损害了政府的形象。(3月25日人民网)

  每年三公消费到底有多少?这恐怕连国务院总理也不知道,学者的估算必然也不准确。但可以确定的是,三公消费很大,中国行政成本很高。正是因此,治理三公消费不容拖延。不否认,中国社会有其特殊情况,一定量的三公消费可以被接受,至少暂时是可以容忍的。不过,目前三公消费过多、财政透明程度又很低,公众对三公消费的了解和监督非常乏力的局面,应该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为此,从2011年开始,中央部委率先垂范,逐步公开三公预算。四川在2012年成为第一个实现省市两级部门全面公开“三公”经费的省份。不过,所有这些公开,其程度还显得有些粗线条,公众很可能不知所云甚至被欺骗。比如在因公出国上,不少部委只公布了大数,没有细化到团组和人数,公众没办法比较人均费用的高低。而且不少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预算,往往都有“其他支出”一说,实际上不适宜公开的预算被隐藏在里面,其中就包括公众深恶痛绝的“三公”消费。

  不得不说,目前三公经费公开速度过慢、公开程度不够详细。三公消费与政府官员的利益相关性极高,涉及财政预算、人大监督等重要制度,所以公开三公消费之路必然曲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譬如别的部门没有公开,别的地方没有公开,寄望于某一部门、某地主动公开,甚至主动压缩三公预算,当然是奢望。谁愿意做这个不讨好的出头鸟呢?

  这就要求,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决心,像李克强总理所言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李克强在出任总理后的第一次两会记者会上,说要“约法三章”,即“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些承诺令公众感到无比激动,但如何兑现是个难题。

  公开只是监督三公经费的一个渠道和方式而言,要缩减三公经费,根本上要从源头抓起。在整个预算过程中,虽然各个阶段的公开及公众参与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在预算准备阶段。一个体现公众喜好,经过正当程序生效的预算,也就从源头上控制了政府机构的钱袋子。这样的预算,一旦详细公开,公众不仅可以详尽了解花钱清单,而且可以为来年修正预算提供参考,对政府花钱形成监督和压力。

  当然,要实现预算各个环节的综合改革任重而道远,三公经费的公开,至少是可以而且是必须做到的第一步。我们期待,中央部委、各级政府的三公经费及其他预算信息,能够尽快实现详尽公开,以回应公众的期待及对社会的承诺。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