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全谷物、素食、地中海饮食……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和饮食科学,越来越多的饮食方式正在被更多人实践,而最近最火的,可能是“抗炎饮食”。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分享起自己的“抗炎食谱”。靠吃也能抵抗炎症?这到底是噱头还是事实?到底该怎么吃才最健康?(9月18日《华西都市报》)
按照中医“食药同源”的理论,每一种食物都具有“四性”或“五味”,有些食物具备抗炎作用或药性,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大家也别被“抗炎饮食”蒙蔽了双眼,盲信盲从。
果蔬汁液因饱含维生素,成为“抗炎食谱”中的亮点。然而,果蔬汁并不具有消炎药那样的针对性,也不能像专业消炎药那样直达病灶,它发挥抗炎作用还需要苛刻的条件。最关键的是,能否达到足够的剂量?也是大难题。总之,我们不能指望喝一杯果蔬汁就能达到抗炎的神效,脱离剂量谈效果,那就是东方夜谭。
长期饮用果蔬汁,或许可以抗击慢性炎症。可是,果蔬汁非万能的抗炎食物,因为大多数果蔬汁性寒,它需要针对相应的体质,才能发挥抗炎作用,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直接饮用果蔬汁——脾胃虚弱、体质寒湿者饮用,容易造成肠胃不适、拉肚子,乃至引发肠胃损伤;再比如,有些果蔬汁含糖量高,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所以,果蔬汁饮用不当,非但不能抗炎,还将适得其反。
一些人发现食物的“抗炎理论”后,没有求证就自以为是地把它奉为“抗炎食谱”,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会导致个别受众不加辨别地盲从,影响他人健康。事实上,即便分享者求证了,受众也不宜盲从,毕竟,彼此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因为他的“抗炎食谱”,未必就对你的胃口和病理。
都知道大蒜、生姜、苦瓜、绿茶等食品有抗炎的作用,但若不分青红皂白地猛吃海喝这些食品,也肯定不是抗炎的正确打开方式。最科学的“食疗”,还是保持膳食平衡,而不必刻意地追求“抗炎饮食”。事实上,只要我们在日常的饮食中做到“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合理安排食物的摄入量,就能不战而屈“轻微炎症”之兵。
说到底,靠“抗炎食谱”来预防慢性病,或者治疗炎症,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噱头。如果真的对自己健康负责,就不要盲信盲从于社交媒体上、没经科学考证的“抗炎食谱”,如此,才能做冷静理智的健康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