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小康为政绩的年代,山西大同县申请到了“小康县”称号。此后的十多年中,与其他县比,大同县发现,戴着不同的帽子,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一顶贫困县的帽子,不仅意味着大量资金、项目,还有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于是,大同县看着“邻居”藏富,自己也开始了“逐贫”,并终于成功入列。(2月25日,新华网)
小康是儒家理想中的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治,现在多指境内安宁,社会经济情况较好。有了小康县的荣誉,那就意味着这个县已经全部脱贫,进入到了人民富裕安乐的小康社会了。可是实际上却不是如此,大同县18万人口中,有近6万是贫困人口。北部农业人口贫困发生率在75%以上,南部65%以上。即便县城所在地的西坪镇,农业人口贫困发生率也在四成以上。这符合贫困县的标准,可是这样一个贫困县却在十几年前就带上了“小康县”的帽子,正如大同县对自己的认为一样,是一个标准的“穷人戴上了地主的帽子”的贫困县,“小康县”之称根本就是名不副实。
为什么这么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县”能够成为“小康县”? 当初在验收的过程中存在多少猫腻?这些都说明了什么?笔者认为,这一切都很值得深究。
在以小康为政绩的年代,能够申请成为“小康县”,那就是政绩的体现,大同县这么一个名符其实的“贫困县”都能成为“小康县”,肯定就是当时的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而干出的事情,这就是政绩观的严重扭曲!
合格的政绩观应该是执政一地,就要为当地的老百姓干实事,谋福利,大同县戴上了“小康县”的帽子,这些年深受其害,本应该得到的资助没有了,本应该落户的项目也没有了,“小康县”不仅一点没有小康起来,还更加贫困,这都是不当的政绩观惹的祸,总之一句话,只有领导们树立起了合格的政绩观,才能真正的给当地百姓带来实惠。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