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按照汽、柴油标准升级实施时间如期供应合格油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首先如期完成改造任务,并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开车的人都明白,汽油又要涨价了。
按理说,谁污染谁买单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中国汽车消费者身上到底背负着多少责任,或者说我们的用车成本有多高,却一直是本糊涂帐。用车就要花钱,但花得明白也是必须的。
据介绍,目前中国的油品标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要用好油就要提高生产标准,相应的生产成本也必然增加。专家认为,目前实施油品升级的技术难度并不大,关键是油品质量升级的成本提升究竟由谁来负担。也就是要厘清企业、消费者与政府需要承担的成本压力该如何分摊。
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外,油品升级由国家税收、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面共同承担,但在中国,油品升级的成本仅由油企和消费者承担。“比如从国三到国四,涨价跟不上油企成本的增加,也就是覆盖70%至80%,还有30%的成本要炼油企业自己承担。”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消费者仅指私家车,你懂的,油价的涨跌对公车使用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力。
政府是不是要担负油价涨幅中的一部分?答案是肯定的。仅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上来讲,政府就应该负起这个责任。单就目前路上无时不在的公车一项,就足以凸显出政府在此方面的管理不足。还有久被诟病的高速收费问题、对主要油企社会责任缺失的监管问题等等,都折射出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低效是社会运行高成本的重要动因。比如珠海国资委对“学酒哥”的袒护,不仅差点让数万元公款打了水漂,更几乎把一件事实清楚的公款吃喝事件搅成无厘头荒诞影视剧,甚至动摇群众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信心。再比如,尽管中石化和中石油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下降超过30%和15%,但“两桶油”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计仍超过1200亿元,这与他们时时“亏损”的呼声相矛盾,已经超过了群众的理解能力,政府部门也未能做出有效的监管和解释。可见,社会管理部门自身对社会运行所负有的责任举足轻重,对其进行必要的成本核算和问题追诉非常必要。因而,只让企业和私家车主对油价负责是说不通的。
从个人感受来说,很难认同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罪责全部归于私家车的说法。10年前,北京的私家车并不普及,但当时北京的交通并不见好,沙尘暴的频率也不低。当时私车的出现对缓解北京困难重重的公共交通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这个作用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社会管理者不应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重心下移,把自己的失误推到百姓头上。
油价是一定要涨的,但应该涨得明白,让私家车在少用的前提下愉快出行。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