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文若:约束权力才能遏制公款吃喝之风

2013年02月03日 06: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笼罩在公众头上多日的雾霾终于散去,人们在能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时候,又能在日出日落看到“红霞”了。但对于很多地方官员来说,这个年关却着实难过: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语境下,前脚有官员抱怨“做梦想喝小米汤”,后脚就有干部吐槽“再穷不能穷招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让习惯粗茶淡饭的屌丝们不由得“羡慕嫉妒恨”。

    在讲究“面子”文化的国度里,公款吃喝之风由来已久,放眼望去,几乎就没有不公款吃喝的场合。当看到“贫困县1年喝掉20万元白酒”这样的新闻时,或许一些人已然麻木,笔者却免不了要唠叨几句,毕竟吃喝前有两个字——“公款”,尤其是对政府官员来说,这些钱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或官员个人道德修养低下,这是通常人们议论此事的核心要点。但一直以来,我国早已出台上百项公款吃喝禁令却难令此风禁止,很多人就认为更应当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让官员廉洁自律。结果“道德治国”的思维陷阱违背了“人性自私”的铁律,注定难逃“满嘴马列,满腹盗娼”的结局,更导致了法治和权力制衡的缺失。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公款吃喝大行其道实质就是权力与利益交易的市场选择。权力腐败始于交易,而交易需要场合。源于中华民族崇尚吃喝的传统,顺理成章,手握权力的人被请上了餐桌。“吃什么无所谓,关键是和谁吃”、“喝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关键的人喝满意”、“接待上级不敢怠慢”,这便是公款吃喝的档次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大的直接诱因。

    更重要的是,在我国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过大的支配资源和干预微观经济的权力为寻租活动创造了巨大的空间,“看不见的手”异化为“到处乱摸的手”。有资料显示,在行政审批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目前地方政府层面的审批项目仍多达1.7万项,这无疑就给设租的贪腐官员和寻租的“红顶商人”大发横财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当然,不论是完善官员职务消费法律制度建设,还是建立官员任免提拔的连带责任追究程序,抑或是加强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些都会对遏制“公款吃喝”之风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网民们的主动监督更会成为一把“杀手锏”。

    不管你是否承认,公款吃喝已成为一种“腐败”文化,这种文化“潜规则”折射的就是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的那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柳下惠坐怀不乱,那只是一个传说,指望每个干部都成为“孔繁森”,却难以避免一些人变为“王宝森”。所以,唯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小政府、大社会”,才能根治公款吃喝屡禁不止的现象。(荀文若)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公款吃喝移师驻京办 反浪费更要反奢侈

 

遏制公款吃喝 狠刹浪费之风不妨来一剂“猛药”

 

遏制公款吃喝 公布菜单不如控制公款数额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