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审批难办事难需“四轮驱动”

2013年01月29日 08:12   来源:羊城晚报   潘洪其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日前在分组讨论时,针对“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审批难”、“办事难”问题,强调一定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他说,领导干部应该亲自办事,如果市长批给副市长,副市长批给副秘书长,副秘书长批给副主任,副主任批给科长……一级一级报回来,哪有不用300天、500天的?

  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审批,要跑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盖108个章,需799个审批工作日,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制作的审批流程“万里长征图”,引起省“两会”代表委员的共鸣。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证实,按法定时间算,企业投资重大项目从申请到开工建设,办理手续约需310个工作日,一旦条件不符合,又得打回重新办理,所以曹志伟反映的项目审批需要799天,一点不奇怪。令企业不堪其苦、让公众不可思议的“万里长征”式审批流程,在目前体制条件下却合规合法,“一点不奇怪”,这只能说明,现行审批制度及审批流程存在着严重弊端,亟须进行重大改革。

  解决“万里长征”式审批流程背后的“审批难”、“办事难”问题,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项目太多、范围太宽、程序过繁、标准过细,主要是因为政府承担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太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或有其必要,但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育日益成熟的今天,相当一部分政府职能已经成为“行政冗余”,需要大幅度缩减或转移,相应的行政审批项目也需要调整或取消。

  第二,对许多政府部门而言,行政审批权就是控制、配置相关资源的权力,手中掌握的行政审批项目越多,意味着利用资源的空间越大,寻租的机会和权力变现的渠道越多。一些政府部门对行政审批大多“宁滥勿缺”、“宁可杀错,绝不放过”的态度,不但不愿意调整或取消已有的审批项目,而且存在着增设、扩充审批项目的强烈动机。对此,需通过行政审批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遏制部门利益的恶性膨胀,遏制扩张行政审批的冲动。

  第三,较之“审批难”,“办事难”更多地反映了审批程序繁复、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广东拟出台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将目前的“串联审批”(职能部门按先后顺序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减少合并审批环节,并推行投资项目全流程网上办理。这些在技术层面的改进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办事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缓解和克服“办事难”。

  第四是工作作风问题。强调领导干部亲自办理有关事项,而不能习惯性批给下级部门办理,这是转变服务观念、改进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或做不到每件事情都亲自办理,但领导干部力所能及办理一些具体的事情,不但倡导了密切联系群众、热情服务群众的政治道德,对下级部门也能形成有力的规范与督促。

  “审批难”、“办事难”涉及的政府职能、部门利益、操作技术、工作作风的问题,既非孤立存在,也不能单独解决。从根本上说,这四个层面的工作需要形成“四轮驱动”的良性机制,并纳入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综合改革体系,通过加强人大、司法机关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制约,不断扩大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和强化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才能真正将行政审批权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规范、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和充满活力、富于人性的办事制度。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