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2013年01月16日 08:4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张光茫

  新年伊始,针对改革谈论最多。经济学家吴敬琏与马国川合著的《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与我们一同思考,中国怎样才能实现顺利转型,向民主、文明、富强的现代国家迈进,因为这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这本书回顾了中国改革的整个历程,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方方面面做了考察分析,找出矛盾,并提出解决方向。吴敬琏强调,如今中国正又重新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必须当机立断重启改革。书中对当今争论的诸多问题做出了回应。时下,一场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争论正在激烈地进行。围绕“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社会上形成了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观点坚持强化政府,强化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结果必然走向权贵资本主义;另一种观点坚持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改革,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吴敬琏与马国川直面当下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回顾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艰难历程,剖析了当前中国问题的深刻原因,回答了“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在吴敬琏看来,今天中国经济的问题,根源在于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不彻底,不到位,为此重新大声呼唤改革。他认为,目前朝野上下当务之急,就是在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的基层创新支持下,由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改革领导机构牵头,进行重点改革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改革的总体规划。他在书中提醒世人,我们的改革大关仍然还没有过!奋力过关,不仅是未来中国改革的主题,而且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社会面临破裂溃散的危险。”吴敬琏在本书《前言》中发出令人惊心的警号。提出要实现全面改革,必须完成三项工作。第一,确定改革的目标;第二,制订重点改革的方案,根据各项改革之间的配套关系,制定出改革的总体规划;第三,克服阻力,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为什么改革需要进行方案设计和总体规划?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既复杂又精致的巨大系统。吴敬琏说:“要构筑这样的系统,不能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也不能由各个部门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施工和设计,然后将它们拼凑成一个体系,因为这样的体系是无法协调运作的。”

  经验从历史教训中汲取。书中写到,中国面临着两大问题,一个是旧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能持续了。另外一个是腐败。腐败的严重程度又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更加拉大,这不但是经济问题,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吴敬琏针对上述问题的由来做了探索,最后得出的结论:因为上世纪末期建立起来的体制本身就存在诸多缺陷。作为一位有足够能量、声望和智慧的学者,吴敬琏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适时推出这部充满理智与良知的新著,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走出困境,给我们很多启发。通读全书,能深切感受到一位老者极少表露出来的近乎焦虑的急切感,这绝非一个投机者的危言耸听,而是一位智慧学者发出的警世危言,对当下启迪多多。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