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亿元写成47.5亿元”乌龙事件发生后,中华儿慈会被推上风口浪尖。近日,该机构传播部部长助理姜莹做客一档电视栏目,与来自广东的爆料人周筱赟面对面进行“对质”。姜莹还公布了当日刚刚在银行取得的68页对账单,并将在扫描后在网上公布。周筱赟表示,下一步还将对中华儿慈会公布的中国银行对账单进行仔细核实。据称,儿慈会工作人员近日也到民政部对此进行了说明。
四亿与四十亿,两个数字之间的差距、或因此而导致的舆论质疑,显然不是一两个小数点就能解释清楚的。所以,就中华儿慈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电视上与爆料人“对质”、并试图网上晒出68页对账单以自证清白,本人很想对此无奈一笑——既然有人爆料举报,既然舆论如此质疑纷纷,想来已经不是儿慈会工作人员打错了小数点、更不是所谓的“洗钱”与否那么简单!
中华儿慈会之所以遭遇“洗钱质疑”,根源在于其“生不逢时”。之所以说其“出身不好”,是因为儿慈会本属于公益慈善机构,而最近几年来因为或这个那个“郭美美”,将某些公益机构原本崇高而光亮的公众形象,贬损得一塌糊涂、无论如何解释澄清都难以消除公众心目中的负面影响;之所以说其遭遇到不利时节,便是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会议之后,公民反腐、特别是网络举报反腐,迅即处于群情高涨态势。只要是公益慈善机构,以往的光辉正面形象都被蒙蔽上的阴影;只要被人网络举报,都会吸引来无穷的猜想或质疑——此时被人爆料“洗钱”,即便儿慈会自己认为多苦多冤枉,但仔细想来或都还是不苦不冤枉!
不过,要想真正不苦不冤枉,还真不是说话那么简单就能了事。儿慈会传播部助理能够做客电视节目,与来自广东的爆料者当面“对质”,从中可以看出儿慈会应对此番公关危机、洗清自身冤屈的努力——如果事实结果证明,传说中的“洗钱”真是冤枉慈会的话。但是,无论儿慈会、还是先前曾陷舆论漩涡的其他某些慈善机构,自证清白的首要前提或在于真诚自省,也就是面对质疑首先查找自身的漏洞或不足,在及时有效弥补之后再谢罪天下;而不是急于在公共传媒上抛头露面,要么装可怜倒苦水、要么强词夺理企图巧辩过关——须知呛声爆料者虽是少数人所为,围观评判者却远非掩盖或忽悠的智商便能应付。诸如儿慈会的此番匆忙应对,即便有着68页之巨的对账单据为凭,但恐也难消公众针对“财务报表中数字错了,整个账如何做平”、“错误数据如何通过多道关卡而没被发现”等等话题的连续追问。
所以本人有个建议,那就是儿慈会不必着急上电视、更不要着急去民政部说明“背书”,要紧的却是做好自身功课;自身功课没有做好,导致业务疏忽出漏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即便此次“洗钱质疑”可以在舆论争议中勉强过关,也难保就没有下次的其他麻烦。与此同时,相比儿慈会应有的平稳或低调,其上级主管部门、比如接受说明“背书”的民政部,或更应该及时表明某种积极的姿态。如今社会舆论对儿慈会的“洗钱质疑”沸沸扬扬,上级主管其业务、监督其财务的相关部门,焉何还能稳坐泰山?至少,应有职能部门参与调查,并尽快给公众一个明白而负责的交代。
话说难听点,如果没有权威第三方的参与佐证,儿慈会无论怎么自证清白,对所谓“洗钱质疑”或都会越描越黑;更何况,多个慈善公益机构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普遍下降,究其深层次原因,绝非单独一个儿慈会“洗钱质疑”这么简单!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