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字条致歉:每一个诚信的坚守都令人感动

2012年11月12日 07:10   来源:广州日报   李龙

  最近,接连发生的几件事让人颇为感动:江苏学生徐砺寒不慎弄坏了他人轿车,等车主半个小时后,留下一张道歉及赔偿联系的小纸条;武汉一餐馆突发大火,食客和店员迅速撤离,让店主想不到的是,大火扑灭后,一些食客返回买单;山西胡丙申任职局长时曾为19家企业和个人借贷69万元提供担保,后来有的企业因经营不善倒闭无法还贷,胡丙申退休后靠做小生意等赚钱累计替人还债39万元……

  一张小小的道歉纸条,不但令车主“无比感动”和“极度震惊”,而且也让人感慨万千:在这个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诚信,看到了人性的美好。而一连串感人的后续也表明,社会其实并不缺乏美好,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也只是停留于瞬时的感动,却没有将其转化为行动的推动力:被撞车主感动之余主动不让徐砺寒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意免费为受损车主修车,这些正能量的传递,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的激励和自省,一个中学生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

  审视当下的现实,人们时不时地陷入信任缺失的窘境,困在风雪中,有人免费送饭,司机却连车窗户都不敢打开;老板做慈善,人们也要戴着有色眼镜猜测,他们是否在炒作;一些公共事件的及时辟谣,也会招来毫无根据的否认……信任的缺失,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什么事都怀疑,进而拒绝真相和事实;间接的后果就是加大了社会交易成本,导致每个人都得为失信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不管如何,一个社会总是有基本的公共价值,总是有积极向善的力量。因而,留纸条的中学生、返回买单的食客、替人还债的局长,还有那位捡包后风雪中苦等10小时拒收答谢金的环卫工,闪耀着的不仅是人性的光辉,更多的是对社会诚信的构建,对社会公序良俗的衡量。他们犹如一杆标尺,丈量出了诚信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感动?更进一步,在感动之余,我们当反求诸己,作为个体,对道德诚信的追求,应该是不断向上。而正是每个个体的道德向善、以诚待人,才构筑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大厦。

  难能可贵的是,包括现实中不断涌现的“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托举哥”、“诚信油条”,人们都会发现,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阶层,总有坚守诚信的敢于担当。从官员到打工者,从教师到学生,从豪车车主到普通食客,他们每一个都是“路人”,但都不约而同地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诚信的价值无量。

  诚信不仅关乎个体的道德,而且关乎城市的精神,社会的价值取向。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将诚信明确写入城市的精神,而“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更是从国家层面强调诚信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了众多个体的诚信坚守,再加上社会不断凸显的对诚信的价值取向,相信一个人人守信的信用社会很快就会实现。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