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大学生“啃老”警醒了谁

2012年11月02日 07:34   来源:郑州晚报   郭立场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 (11月1日《北京日报》)

  啃老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同时也与青年人自身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家庭和学校的道德教育以及世俗风气等紧密联系。而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心理,更是使得孩子从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在以往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生理性指标的关注要远超过对其人格是否成熟、心理是否健康等精神性指标的关注,不注重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以及家庭责任观的培养。而在学校教育中,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钩,也在客观上为啃老现象的产生创造了现实土壤。必须指出,不管是何种原因使青年成为啃老族的一员,其直接后果是“长大不成人”,对于青年自身、家庭、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面对“毕业即失业”的求职军团,面对“什么东西贵就干什么”的劝告,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大学生为什么如此选择?高校怎样培养人格健全、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专业设置怎样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培养人,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其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大学生比例并不多,每年高校的毛入学率才2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由此不难看出,破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必须重新审视教育功能,规范教育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