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高中青年干部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机制,做到“五个加强”,努力创造锻炼机会
1、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一是确立教育培训方向。要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每年从干部的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干部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法,鼓励干部把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相结合,并在政策和资金保障上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干部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二是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新科技,把研究讨论、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教学形式运用到培训过程中去,增强教育吸引力,提高培训效果。三是充实培训内容。改变理论培训的单一性,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点,增添现代科技、现代经济、现代管理、现代人文科学以及政策法规等新课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加强干部的党性锻炼,促使个体综合素质有一个大的改观。
2、加强干部监督管理
要通过《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纪律处分条例》的落实,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建立起党内和党外相结合、组织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上级监督和下级监督相结合、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主辅交叉的监督网络。通过贯彻执行一系列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和办法,不断强化和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测评、评议制度,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要理顺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严防职务犯罪,严处经济犯罪。
3、健全干部激励机制
一是要加大中青年干部选拔工作力度。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那些德才兼备、思想解放、廉洁勤政、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激励优秀干部人才建功立业,不断提高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要突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构建干部能力考核机制。在考核体系设计上,根据干部能力要求,细化分解“能”的考核要素,本着以成绩论能力的原则,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发展等“显绩”,又要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等“潜绩”,既要看数字,又不能惟数字,使“能”的考核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干部争先创优。同时,把中青年干部业务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学历教育和参加调查研究等情况列入考核范围,鼓励他们理论联系实际,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三是保护和调动中青年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对中青年干部的一些实际困难,主管部门要想其所想,帮其所需,解其所难,要让他们感到组织的温暖。
4、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一是改进思想作风。要教育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对新的形势,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转变工作作风。要促使干部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坚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作风,树立抓落实的作风。三是端正生活作风。要强化干部自律意识,经常性地教育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自觉勤政廉政,能够洁身自好,能够与党内外不良现象作斗争,树立起干净、正派、廉明的良好形象。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要更新用人观念,拓宽识人视野,广开选人渠道,要把政治思想素质好,有开拓进取精神,政绩显着,组织协调能力强,能吃苦耐劳,廉洁勤政,群众拥护,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去。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对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可试行“留位子”、“先进后出”或“超职数”的办法,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干部交流工作。干部交流既不能过于频繁,任职也不能搞“一刀切”,要以培养锻炼、改善结构、适时轮岗、实行回避、量才适用为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中青年干部进行交流轮岗、交叉挂职锻炼,多方面培养干部的能力,增添干部的活力。
(二)提高素质,做到“五个提高”,不断培养各方能力
作为新时期的中青年干部,应从以下5个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1、关心政治,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我们通常讲,要从政治的高度看问题。中青年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尤要积极关心政治,主动参与政治,始终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方向明确。关心政治,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理论武装。扎实的理论功底是政治成熟与坚定的基础。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循党的基本纲领,牢记党的基本经验,使自己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执政行为、人身精神等方面符合政治的规范和要求。要通过理论武装,做一名“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中青年干部,具备“面向世界的眼光,服务全局的眼光,历史进步的眼光,创新发展的眼光”。体现在工作上,就是要常思“为什么、干什么、留什么”。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中青年干部,要先学、学深、学精,真正做到不迷向。二是政治鉴别。政治鉴别力是衡量一个中青年干部在政治上是否清醒、成熟和坚定的重要标志。提高政治鉴别力,要具有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要有明辨大是大非的判断能力,在事关大局、事关方向、事关根本的原则问题上,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要有由浅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三是政策运用。提高政治鉴别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和提升。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政策运用能力,做到统筹兼顾,把握全局。比如,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上,要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纵向比、横向比,比差距、明不足,进一步深化对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认识,找准自身科学发展的定位,完善科学发展的思路,细化科学发展的措施,使本地、本单位、本人所从事的工作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更高层次的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