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贵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国民经济理论与政策、可持续发展、公共经济。著有 《可持续发展评估》、 《金融调控与资金流量核算》、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
从战略上看,社会资本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高质量的社会资本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国家的 “软实力”。
什么是科学发展?从资本的角度考察,我们可以将之定义为:后代人所得到的人均资本大于现代人已经得到的人均资本。传统意义上,这些资本包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 (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它们结合起来构成国家财富,并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理论与实践证明,这三类资本只是部分地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因为它们忽视了经济社会活动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组织起来从而产生增长和发展的途径。这个被遗忘的纽带就是社会资本。上个世纪,国外大量案例表明,在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方面天赋相同的国家,在经济运行中所取得的成就却大不相同。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或者城市,甚至同一地区或城市中的不同社区也是如此。这些案例从不同侧面分别展示了社会资本的形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虽然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不同要素以不同的名称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只是在世界银行1995年9月提出“新国民财富”理念后,社会资本这一词汇才找到了进入经济分析的途径。在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文献中,社会资本通常是指一系列的规范、网络和组织,人们通过它们才得以接近权力和资源,而决策和政策也要通过它们才能得以形成。近年来,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增加,已经引起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在微观经济层面,这主要通过社会资本改善市场的功能而得以实现;在宏观经济层面,制度、法规框架和政府在生产组织中的作用,都可以通过社会资本来对宏观经济运行发挥影响。
社会资本具有人文内涵,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价值体系的统一。从战略上看,社会资本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高质量的社会资本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国家的 “软实力”。 “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在别国眼里看起来合法合理,那么该国的“软实力”就会得到提升;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有吸引力,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追随。
在我国,社会资本是指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制度、组织、文化凝聚力、人际关系和共有信息等,它主要涉及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等方面。国家的法律体系、道德水准、民主制度、先进文化、民族凝聚力等都属于社会资本的范畴。在微观层面上,社会资本主要通过改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在宏观层面上,制度、司法体制、政府在组织生产中的角色都影响宏观经济的业绩和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因为,社会和谐意味着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和平共处,它的基础就是公平与公正——文化公平、经济公平、政治平等和社会公正。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改革和开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核心,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和平相处,以此推进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其中,物质文明属于物质资本范畴,生态文明属于自然资本范畴,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属于社会资本的范畴。四大文明的关系是,生态文明为条件,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为导向,政治文明为保障。相应地,四大资本的关系是,自然资本是条件,人造资本是基础,人力资本是关键,社会资本是保障。没有高质量的社会资本,也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资本的薄弱环节
当怀疑与警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必然会影响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损害我国的社会资本,阻碍和谐社会建设,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国民财富总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一、物质资本不断扩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使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积累了大量的国民财富。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原来的第6位跃居第2位,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位次亦由2002年的132位上升到2009年的124位。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二、自然资本质量有所改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多年来,我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事业,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法治,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经过努力,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流域污染治理初见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三、人力资本增长较快。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继续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提升了人力资本在国民财富中的比重。四、社会资本逐步增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以德治国的深入人心,我国的社会资本体系逐步完善、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社会资本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职能 “错位”、 “越位”、“缺位”现象依然存在,仍存在不少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面。总的来看,在政府职能里面,有一些应该交给市场的还没有转移出去,行政审批还比较多,对经济干预比较多,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节等职能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一些政府部门仍以计划经济的方式管理经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事难办、脸难看、效率低的现象。凡此种种都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弱化了社会资本。第二,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败堕落的案件时有发生。第三,不少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有的企业家十分怕上财富排行榜,因为他的财富与其对社会的贡献并不相称。第四,社会信用程度不高。一些官员言行不一,损害政府信誉,如少数政府官员隐瞒重大事故实情;一些企业诚信度不高,不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而且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社会信用程度不高导致人们彼此之间信任缺失。信任是人与人交往合作的基础。而当怀疑与警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必然会影响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损害我国的社会资本,阻碍和谐社会建设,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构建社会资本指标体系
当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社会资本建设,下大力气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资本体系,以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跨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十年,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别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三步走”战略的非常时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建设高质量的社会资本是国家经济繁荣、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社会资本建设,下大力气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资本体系,以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我们应该下大力气做好几件事情:
第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认真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腐败体系,从源头上加强廉政建设。
第二,建设效率政府。务必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在工作中树立 “四观”: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着力提高执政能力。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制度和社会道德风尚都是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除了需要深化改革来作制度保障外,还需要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相互帮助的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不断提高国家的凝聚力。
第四,加快文化建设。文化的进步反映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信用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法律经济、道德经济和信用经济,包括法制建设、体制建设、文化建设、人文建设和道德建设等诸多内容。如果缺少诚信的支撑,是无法运行的。我们要加快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现代社会信用制度。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努力构建诚信政府、诚信单位、诚信个人和诚信社会,建立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同时,要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第六,提升社会资本的战略地位。全社会要重视和强化社会资本的作用,提高社会资本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资本也是硬道理,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
第七,加强社会资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当前,迫切需要集中理论与实际部门的力量,应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以及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方法,建立我国社会资本理论、方法和政策体系,系统测算社会资本的总量、质量和结构,探索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我国社会资本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第八,构建社会资本指标体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偏重于经济领域,对社会资本指标涉及不够,不适应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在社会资本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我国社会资本指标体系,并将它科学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服务于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