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效应与上海转型发展

——杨剑龙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演讲
2010年12月12日 10:04   来源:解放日报   

思想者小传

  杨剑龙 1952年6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政策咨询特聘专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著有《旷野的呼声: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现实悲歌:新现实主义小说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新时期文学二十年》(合著)等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

  强化现代创新意识

  在上海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创新应该成为其核心,“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上海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中,突出与强化了现代创新意识,这为上海的经济发展中强调创新推动城市转型,提供了诸多创新观念和新思路。

  世博会已落幕月余。如何延续和放大世博会的效应,助推上海在 “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和思考的。

  2009年4月,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强调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国际航运 “两个中心”目标,要求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目前,上海正处于新的经济转型期,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于转型期的上海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这是上海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转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接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二是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三是大力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呈现出鲜明的服务经济的色彩。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园区内,在184天的世博会展览期间,有来自世界各地7000多万参观者,这对于上海世博会的布展与服务提出了非常高的标准与要求。在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上海不仅新建了地铁、扩大了机场、梳理了交通,整顿了市容,加强了管理,而且充分考虑了世博会园区的交通、餐饮、治安、医疗等各种硬件与软件,在发挥世博会志愿者的作用中,使世博会园区在大流量的参观者状态下,保持平安和谐的境况,形成了现代服务业观念主导下良好的运行机制。上海社科院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韩汉君指出: “世博园区的服务功能包括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的金融相关专业服务、国际技术研发外包服务、航运产权交易服务、信息数据系统支持服务、物流服务、市场营销及交易代理服务、国际业务终端服务等等,几乎覆盖了现代服务业的多数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上海世博会已经成为上海服务经济的演练场。

  在上海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创新应该成为其核心, “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世博会历来是科学技术创新展示的国际舞台,世界上诸多新的科技发明最初都是在世博会上展示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馆的设计与展示,在新能源、生态环保、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新材料等方面,都有着诸多创新之处。如日本馆含太阳能的超轻膜结构,展馆内部最新循环式的呼吸通道技术,都是最尖端的建筑技术。上海世博会突出了生态和谐和循环利用的理念,重点开展了生态环保和资源回用等技术的集成使用,体现了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这在上海市世博会城市实验区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在上海世博会诸多创新的展馆设计中,呈现出了鲜明的创新观念与新思路,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中,突出与强化了现代创新意识,这为上海的经济发展中强调创新推动城市转型,提供了诸多创新观念和新思路。

  与此同时,上海世博会还汇集了全国的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把现代科学技术多角度、多渠道、多层面地嵌入世博会,通过广泛应用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让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技成就渗透到世博会的每一个细节,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了科技创新成果装备起来的博览盛会,成为了现代高新技术的智库。

  在上海世博会众多展馆的构想与设计中,注重从节能、环保、绿色、和谐等方面表达现代城市生活理念。如意大利国家馆的主题 “人之城:畅享意大利生活方式”,以弄堂、庭院、小径、广场等意大利传统城市元素,构成微型意大利城市,运用太阳能形成热能,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降温。如法国馆以“感性城市”为主题,整个展馆仿佛“漂浮”于水面上的“白色宫殿”,展馆内有法式庭院、小型喷泉、水上花园,加上七幅法国国家艺术珍品、法国餐饮、法国老电影等,洋溢着法国浪漫城市的感性与魅力。德国馆以“和谐都市”为主题,通过动感隧道、海港新貌、未来规划、人文花园、动力之源等,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如果一个城市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在求新与存旧、创新与传统、城市与自然、集体与个人、工作与休闲之间都能达到平衡,那这就是和谐的城市生活。在展馆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环保、低碳和可持续使用的技术,在水处理系统、生态建筑、环保材料等方面,都在传达可持续和平衡的理念。

  在世博会发展的历史上,从早期对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展示,逐渐演变为加强了文化气息人文色彩,世博会已经成为多元文化的展示与演绎的舞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中,成为了各国文化的大展示,无论是展馆的设计,还是文艺节目的演出,各国都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景观。俄罗斯展馆以 “新俄罗斯:城市与人”为主题,以童话般的构思演绎主题,展馆塔楼的图案与色彩都充满着浓郁的俄罗斯传统文化色彩。印度展馆以 “和谐城市”为主题,宫殿、寺庙、佛塔的设计洋溢着印度文化色彩。韩国展馆以 “和谐城市,多彩生活”为主题,韩文字母外形的设计、首都首尔微缩景观的陈列、韩国生活场景的展示等,都充满着韩国文化意味。泰国展馆以 “泰国特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塔状泰国式建筑的外形、泰国早期生活方式的呈现、傍水生息的传统理念等,呈现出鲜明的泰国文化色彩。上海世博会已成为多元文化展示与演绎的舞台,成为文化交流交融的乐园。

  在上海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其实上海文化也处于转型之中。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上海文化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契机,在上海世博会效应的延续与放大中,应该注重其文化效应,为上海文化的进一步繁盛与转型增加动力。

(责任编辑:胡可璐)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