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靠“摆拍卖惨”来带货?欺诈行为必受严惩

2023年09月22日 17: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网红主播11人,捣毁MCN机构5个……”近日,四川凉山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代表的四川首例“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这些“网红”在MCN机构的孵化下,打着助农旗号,通过摆拍虚假视频,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带货销售假冒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谋取高额利益,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摆拍卖惨”式营销侵犯知情权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不乏以凉山为背景地的“吸睛”爆款:“背篓老人”向过往车辆推销石榴却被暴力扔到车外,破旧的房屋前有儿童在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清纯女子偶遇英俊男子后开启“助农”新生活……不少“摆拍”短视频让部分网友建立起对凉山的“初印象”,同时也吸引好心人慷慨解囊、倾情相助。但善良也容易被利用,“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的成功侦办就是个警示。【详细

  有流量的地方总少不了网红的身影,有销量的地方总有骗子进入。觊觎“原生态”的卖货密码,黑心商家不断将手伸向大凉山。主播前端表演,摆拍贫困,水军幕后引流,虚张声势,分工配合,组成了“吸粉、引流、带货、变现”的灰色产业链。一个个剧本、一包包假货,消费了网友的善意,骗取了粉丝的血汗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详细

  公众的善意经不起再三折腾

  悲悯之心,人皆有之。假如视频中所描述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相关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倒也无可厚非。但事实真相恰恰相反。这显然有违商业伦理,有失公德和诚信。市场经济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任何营销都不能隐瞒真相或者虚构事实。公众的善意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折腾与捉弄。【详细

  这类直播带货模式不仅大搞欺诈,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还败坏了一个地方的名誉。在成为许多网红竞相角逐的“流量热土”与“淘金地”的同时,大凉山的形象也被恶意消费和透支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详细

  对“情怀贩子”就该“重拳”惩治

  网络是一片“沃土”,而不是滋生虚假的温床,更不是非法牟利的“吸金石”。“情怀贩子”作秀的样子真的很丑,把老人孩子当做圈钱的工具,这不是“红”,而是丧失道德的“黑”,更严重的甚至已经逾越法律的红线。事实也反复证明,“虚假泡沫”堆积起的流量必将受到多方的“重拳”惩治。【详细

  持续打击此类网红虚假宣传和售假行为,亟待全社会形成共治机制。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做到守土有责,同时积极引入公众监督,畅通维权渠道。在此前提下,地方之间还要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不给骗子留下任何隐秘的角落。【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网、光明网、南方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君临天下独宠你:早就知道他们是在演戏。

  @嗜血恶魔的微笑:有些人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丧失了底线。

  @用户g95pvraut1:靠卖假货是走不远的。

  @前世_48187: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直播平台要严管严查!

  @悠然030323:助农我只信官方。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靠“摆拍卖惨”来带货,利用了人性的善良与共情,是不折不扣的欺诈行为,性质非常恶劣。“网红的尽头是带货”,原也无可厚非,但法治社会,诚信为本,经营的底线和法律的红线是永远不能逾越的,否则必将受到严惩,谁也不可能逃脱。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靠“摆拍卖惨”来带货?欺诈行为必受严惩

2023-09-22 17: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网红主播11人,捣毁MCN机构5个……”近日,四川凉山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代表的四川首例“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这些“网红”在MCN机构的孵化下,打着助农旗号,通过摆拍虚假视频,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带货销售假冒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谋取高额利益,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摆拍卖惨”式营销侵犯知情权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不乏以凉山为背景地的“吸睛”爆款:“背篓老人”向过往车辆推销石榴却被暴力扔到车外,破旧的房屋前有儿童在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清纯女子偶遇英俊男子后开启“助农”新生活……不少“摆拍”短视频让部分网友建立起对凉山的“初印象”,同时也吸引好心人慷慨解囊、倾情相助。但善良也容易被利用,“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的成功侦办就是个警示。【详细

  有流量的地方总少不了网红的身影,有销量的地方总有骗子进入。觊觎“原生态”的卖货密码,黑心商家不断将手伸向大凉山。主播前端表演,摆拍贫困,水军幕后引流,虚张声势,分工配合,组成了“吸粉、引流、带货、变现”的灰色产业链。一个个剧本、一包包假货,消费了网友的善意,骗取了粉丝的血汗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详细

  公众的善意经不起再三折腾

  悲悯之心,人皆有之。假如视频中所描述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相关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倒也无可厚非。但事实真相恰恰相反。这显然有违商业伦理,有失公德和诚信。市场经济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任何营销都不能隐瞒真相或者虚构事实。公众的善意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折腾与捉弄。【详细

  这类直播带货模式不仅大搞欺诈,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还败坏了一个地方的名誉。在成为许多网红竞相角逐的“流量热土”与“淘金地”的同时,大凉山的形象也被恶意消费和透支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详细

  对“情怀贩子”就该“重拳”惩治

  网络是一片“沃土”,而不是滋生虚假的温床,更不是非法牟利的“吸金石”。“情怀贩子”作秀的样子真的很丑,把老人孩子当做圈钱的工具,这不是“红”,而是丧失道德的“黑”,更严重的甚至已经逾越法律的红线。事实也反复证明,“虚假泡沫”堆积起的流量必将受到多方的“重拳”惩治。【详细

  持续打击此类网红虚假宣传和售假行为,亟待全社会形成共治机制。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做到守土有责,同时积极引入公众监督,畅通维权渠道。在此前提下,地方之间还要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不给骗子留下任何隐秘的角落。【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网、光明网、南方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君临天下独宠你:早就知道他们是在演戏。

  @嗜血恶魔的微笑:有些人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丧失了底线。

  @用户g95pvraut1:靠卖假货是走不远的。

  @前世_48187: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直播平台要严管严查!

  @悠然030323:助农我只信官方。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靠“摆拍卖惨”来带货,利用了人性的善良与共情,是不折不扣的欺诈行为,性质非常恶劣。“网红的尽头是带货”,原也无可厚非,但法治社会,诚信为本,经营的底线和法律的红线是永远不能逾越的,否则必将受到严惩,谁也不可能逃脱。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