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居家办公要求"5分钟拍次人脸" 网友:周扒皮都自愧不如

2022年05月15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有用户在职场社交平台上爆料称,某在线职业教育企业要求员工居家办公期间安装电脑监控软件,必须每5分钟自动截屏,每天截屏次数不够89次的算旷工。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刘天一/摄

  “居家办公”不能像防贼

  对企业而言,想提高“居家办公”的效率是可以理解的。现实中也有“居家偷懒”的,但应该是个别情况,毕竟有“工作任务”摆在那儿。企业监督“居家办公”不能没有底线,不能把员工当贼一样地防范。【详细

  任何管理都应考虑到员工的处境和感受,不能让无处不在的监控成为员工的心理负担。特别是,这种监控也暴露出企业管理方式的简单粗暴,只会招致员工的反感和抵触。【详细

  随意监控员工涉嫌违法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的是劳动合同,不是卖身契,工作时间内也应该有片刻喘息。居家环境通常被视为个人私密空间,公司把监控摄像头伸到这里,很容易侵犯员工的隐私权。【详细

  “居家办公”屡曝奇葩规定,不能再被看作是一家公司的“家事”,而应当作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大事。民法典以及去年11月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都要求,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除了合法、正当、必要外,还必须明示并征得同意,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详细

  企业管理要积极创新

  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企业管理也要积极创新。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要求规范科技伦理、促进科技向善。有关部门要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引导技术手段不走向歧途,这样才能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详细

  疫情之下,企业生存艰难。但再难,管理员工也不能用力过猛,甚至涉嫌违法。员工的心,企业的根,双方相互信任是基础,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钱江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托邦的读书笔记:上厕所咋办?不把人当人?

  @婵之青羿:没耽误工作任务就行了,你管我是躺在床上还是坐在马桶上。

  @我头卡住咯:妥妥地对员工不信任。

  @字典搬运工我只代表我:周扒皮看了都羞愧啊!

  @再见也是陌生人浩哥:这么不人性化的公司,留不住员工的。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信任是企业管理的基石。“5分钟抓拍一次人脸”,如此“盯梢”,不仅侵犯员工的隐私权,也暴露出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居家办公”也是“常态”之一,企业要做好“向管理要效益”的准备。多些“员工视角”,多些“人性化考核”,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员工“不待扬鞭自奋蹄” 。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居家办公要求"5分钟拍次人脸" 网友:周扒皮都自愧不如

2022-05-15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有用户在职场社交平台上爆料称,某在线职业教育企业要求员工居家办公期间安装电脑监控软件,必须每5分钟自动截屏,每天截屏次数不够89次的算旷工。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刘天一/摄

  “居家办公”不能像防贼

  对企业而言,想提高“居家办公”的效率是可以理解的。现实中也有“居家偷懒”的,但应该是个别情况,毕竟有“工作任务”摆在那儿。企业监督“居家办公”不能没有底线,不能把员工当贼一样地防范。【详细

  任何管理都应考虑到员工的处境和感受,不能让无处不在的监控成为员工的心理负担。特别是,这种监控也暴露出企业管理方式的简单粗暴,只会招致员工的反感和抵触。【详细

  随意监控员工涉嫌违法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的是劳动合同,不是卖身契,工作时间内也应该有片刻喘息。居家环境通常被视为个人私密空间,公司把监控摄像头伸到这里,很容易侵犯员工的隐私权。【详细

  “居家办公”屡曝奇葩规定,不能再被看作是一家公司的“家事”,而应当作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大事。民法典以及去年11月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都要求,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除了合法、正当、必要外,还必须明示并征得同意,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详细

  企业管理要积极创新

  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企业管理也要积极创新。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要求规范科技伦理、促进科技向善。有关部门要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引导技术手段不走向歧途,这样才能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详细

  疫情之下,企业生存艰难。但再难,管理员工也不能用力过猛,甚至涉嫌违法。员工的心,企业的根,双方相互信任是基础,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钱江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托邦的读书笔记:上厕所咋办?不把人当人?

  @婵之青羿:没耽误工作任务就行了,你管我是躺在床上还是坐在马桶上。

  @我头卡住咯:妥妥地对员工不信任。

  @字典搬运工我只代表我:周扒皮看了都羞愧啊!

  @再见也是陌生人浩哥:这么不人性化的公司,留不住员工的。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信任是企业管理的基石。“5分钟抓拍一次人脸”,如此“盯梢”,不仅侵犯员工的隐私权,也暴露出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居家办公”也是“常态”之一,企业要做好“向管理要效益”的准备。多些“员工视角”,多些“人性化考核”,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员工“不待扬鞭自奋蹄” 。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