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在经济大循环体系里,县城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农民进城就业安家、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天然载体。如果把整个国家比喻成一张网,县城就是网上的纽结。每个纽结都很紧实的话,这张网就非常有力。
“郡县治,天下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勾勒城镇化建设新图景。
近年来,关于县城的热门话题很多,有正面的,比如曹县汉服、寿光蔬菜、沙县小吃等,这些小县城里的“大生意”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也有负面的,比如“县中塌陷”,就暴露出了人才流失问题。
在经济大循环体系里,县城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农民进城就业安家、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天然载体。如果把整个国家比喻成一张网,县城就是网上的纽结。每个纽结都很紧实的话,这张网就非常有力。
当前,县城建设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二分之一左右,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三分之二左右。可以说,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开拓新的投资消费空间。
不过也要看到,县城建设还存在很多短板,比如人口流失、产业经济发展乏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缺乏资金支持,等等。如何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弱项,最大化释放县城发展红利,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意见》提出,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地区重点发展,防止人口流失县城盲目建设。这就是要尊重县城发展规律,强调分类施策,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特色的县城,采取不同的方向引导和政策支持。
《意见》划分了五类县城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等。各地应因地制宜规划城市建设,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过去,一些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做大县城的决心很大,但是缺乏像样的产业,就业岗位不足,导致原有人口外流加剧。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人才向大城市迁徙,很多县城发展面临着人才数量不足、供需错位、稳定性不高等问题。而要实现经济发展,人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如何“聚人”,是地方治理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应该说,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有产业才有就业岗位、人口集聚。当前,不少县城的产业平台功能比较薄弱、配套设施不健全,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比较高。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夯实县城产业基础,才能更好地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分建、七分管,县城的后续经营也是长久课题。只有不断加强规划,结合自身条件,建设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才能为县城的长远发展增添人气和活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以县城为载体建设城镇化
把县城建设成为县域经济的战略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