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发展高度和民生温度

2022年05月05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全面科学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就要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中时刻围绕人民的需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每一步都走深走稳,从而让社会发展的高度和民生保障的温度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从嫦娥玉兔飞天揽月,到南水北调润泽万方,再到大兴机场凤凰展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等建设方面取得了一批领先世界的成果,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在今年一季度已发行的专项债券中,基础设施投资发力明显,其中,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4157亿元、交通基础设施2316亿元、社会事业2251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016亿元、农林水利1004亿元、生态环保468亿元以及能源、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251亿元,为稳定宏观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此同时,我国基础设施水平还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不少堵点难点。以农村邮政基础网络建设为例,我国农村村落量大面广,邮政网点布局分散、快递业务量少、物流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仍然突出,“进村”容易“驻村”难的问题有待解决。再有,面对突发风险,尤其是疫情之下很多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此时,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保供生活必需品、保证医疗交通设施运转、畅通信息服务,以提高城市韧性,增强抗风险能力,也成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重大课题。此外,有些地方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陷入形式主义误区,甚至直接将基础设施建设与拉动GDP画了等号。

  立足新发展阶段,无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着眼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困扰全球经济,国际地缘冲突升级,在各类不确定因素叠加影响下,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就业保民生、实现年度目标任务,需要运用好各项政策工具,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需要打通“血脉”、加强联动。在完善物流网络、交通枢纽、能源供应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时,应注重向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等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精准布局、优化结构。要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建设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综合性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发展、连接民生,如何不断完善,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全面科学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就要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中时刻围绕人民的需要,充分考虑各类群体的诉求,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础设施建设的每一步都走深走稳,从而让社会发展的高度和民生保障的温度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支撑作用

     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支撑现代化建设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发展高度和民生温度

2022-05-05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