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的事情”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2022年02月23日 14: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2月21日,最高检发布了第三十四批指导性案例。这批案例以“网络时代人格权刑事保护”为主题,包括广受社会关注的“杭州女子取快递被诽谤案”“‘辣笔小球’诋毁戍边英雄案”等。最高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案件虽然看似“小案”,但对当事人来说,是“天大的事情”。

创意图片 中国经济网许子杰制作  

  谁都可能成为无辜受害者

  小案之所以“小”,是因诽谤罪、侮辱罪等罪名听起来危害不那么大。而小案之所以“大”,因为其对当事人来说是“天大的事”:轻则生活工作受到影响,重则心理健康受到伤害,甚至危害到生命。【详细

  表面看,这些案件涉及的是个体、少数人,但实际上,不管是造谣、偷拍还是泄露个人信息,往往都有很大的随机性——“赶上谁是谁”。这也意味着,谁都可能成为无辜受害者,谁都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幸免于难”。所以说,类似行为不仅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更是对不特定多数人权利的威胁,乃至对公共秩序、公序良俗的一种滋扰。【详细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在过去,人们对保护人格权往往不够重视。网络上造谣诽谤、信息泄露等现象并不少见,但真正诉诸法律的并不多。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人格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从刑法来看,诽谤罪一般是自诉罪,受害人取证非常难,维权成本高,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在“造谣杭州取快递女子出轨”案中,检察机关推动案件从自诉转为适用公诉程序追诉,就大大减轻了受害人的举证压力,强有力地保护了公民的人格权。【详细

  本次公布的指导性案例,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新的信号:人格权的保护不仅依赖于民事法律,更依赖于刑事法律,依赖于公权力全方位的保护。在网络新时代,人格权保护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使命所在。对于人格权的刑事保护,不再是过去所认知的仅仅事关“公众人物或公众事件”或“闹出人命才管”的特例,而是对于全体公民普遍的保护。【详细

  相信良法善治可以护航个体权益

  在处理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司法机关实际上也在推进相关业务研讨和专业思考,比如,如何判定“情节严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如何降低被害人的维权成本,如何破解自诉救济面临的“取证难、举证难、证明难”,自诉与公诉的程序如何衔接,等等。明晰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个体权益的保护、对网络秩序和公共秩序的维护,以及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和产业链条的打击。

  当然,发布这些案例的更重要的价值是指导现实和实践,进一步震慑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让更多人尊法守法,让受害者懂得维权、敢于维权,让人们对公平正义更有信心——相信良法善治可以护航个体权益、护航人们的美好生活。【详细

  (以上综合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深圳特区报、红网)

  微言大义:

  @灯塔水母TN:你吃的每一口瓜,可能都是别人的一生!

  @任小穿:今天你随意地自诩“正义”让别人社死,明天你自己也有可能同样遭遇社会性死亡。

  @海舌-:拒绝网络暴力,拒绝散播谣言。

  @圈里圈外0506: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小案不小,“以人为本”本就是法律的精髓。在民法典实施一周年之际,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这是给当事人“撑腰”,也是给大众普法,彰显出司法的温度和力度。但把“天大的事”做好不仅是检察机关一家的事,捍卫网络时代的人格权,需要每个人、每个机构、每个平台去努力。在众声喧嚣中坚守一份理性,网络空间将更加风清气正。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天大的事情”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2022-02-23 14: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