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就能“洗白”不良征信记录?异想天开!

2022年02月15日 14: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花钱就能“洗白”不良征信记录?业内人士表示,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的说法,所有声称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不仅涉嫌触犯法律,更破坏了社会信用体系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吴菁/摄

  别犯傻,花钱不能“洗白”征信

  征信修复骗局频出,本质上是反映人们愈加重视个人的征信状况,希望自己不会因为偶尔的逾期或误操作留下“案底”。另外,一部分没有合理负债的金融消费者,也迷信这些“征信修复”所画的大饼——逃避本息归还,不会被催收或起诉。对征信政策法规不了解,同时又存有侥幸心理,这些都是不法分子能够屡屡得逞的主要原因。【详细

  这里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湖北天门的张先生因个人疏忽发生贷款逾期,找银行咨询、沟通,寻求删除不良记录未果后,心有不甘的他在网上找到一家“征信修复”机构,并将1万元定金和以自己实名办理的一张手机电话卡交给这家机构,约定事成后再付2万元。结果自己被骗了。【详细

  要适时地为金融消费者“补课”

  有需求才有供给,有痛点才有骗局。“征信修复”仍有“市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人们对相关征信异议申诉有着不小需求。而这部分需求常常还难以得到满足,成了痛点,这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相关监管部门要出台专项办法,加大针对“征信修复”“代理投诉”打击力度的同时,金融机构也需要适时地为金融消费者“补课”,比如银行等机构,对于一些非恶意逾期的行为,采取柔性化管理,多提醒、多沟通,尽量避免出现不良信贷记录情况。作为错误需求的源头,消费者也应爱护好自己的“第二张身份证”,养成合理借贷、量入为出的习惯,不要过度借贷、盲目借贷。【详细

  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重视征信记录的背景下,“征信修复”骗局会消减征信业的权威性,与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背道而驰,必须出重拳予以治理。

  一方面要强化征信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让公众知悉征信记录的收集、管理和使用途径以及不良征信记录的产生方式和取消方法,对征信记录树立正确的态度,提倡向爱惜自己的名誉一样重视征信记录;另一方面要强化征信记录的管理,方便个人和企业查询自己的征信记录,依照法定程序快速、便捷处理征信记录异议,确保征信机构行为的合法性。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严格管控清理网络上的各类“征信修复”虚假广告,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广州日报、红网)

  微言大义:

  @海Y清:这种事情会有人相信?异想天开!

  @公子小白321:真能修复就没有征信黑名单了。

  @赤腳KanKe:查了一下,费用还不便宜。

  @蒋璟璟:如果征信报告上确有错漏,那么提供证明材料后,即可走程序要求更正。除此以外,所谓的“征信修复”根本就是无从谈起。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事实上,如果征信信息有误,个人向征信机构或银行提出异议,完全不需要通过中介,更不存在收费情况。如果确有不良记录,征信报告五年更新一次,只要及时重建信用,污点并不会跟随一生。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前赴后继上所谓“征信修复”的当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过于迷信“花钱消灾”,相信所谓的“能人”,最终却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多开“正门”,才能堵住“偏门”。因此,普及相关金融知识、提高违法成本迫在眉睫。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花钱就能“洗白”不良征信记录?异想天开!

2022-02-15 14: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