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今年春节为啥不去看电影了?

2022年02月08日 14: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21时9分,2022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突破60亿元,创下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第二的好成绩。与此同时,春节档“票价贵”的话题也登上热搜。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徐世琨/摄

  很多观众被高票价“劝退”

  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消费习惯,可近年来,电影票价一年比一年贵。据灯塔研究院报告,从2016年到2021年的6年间,全国电影平均票价从33.1元涨至40.3元,上涨幅度21%,年复合增长率3.3%。而今年票价尤其离谱,大年初一平均票价达到56.1元,一线城市票价150元一张并不鲜见,部分三四线城市最高票价也到了90元,甚至超过一二线城市票价。由于春节假期观影以家庭为主,如果以一家三口计算,仅电影票就要花费三四百元,乃是平时的数倍之多,很多家庭难以承受,只得放弃观影计划。【详细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分析得出:2022年春节初一至初四的电影播放场次分别为56.4万场、51.8万场、49.8万场、46.5万场,均为近五年新高;但观影人次分别为2592万人、1926万人、1893万人、1658万人,均为近五年最低,由此计算出来的场均观影人次亦为近五年新低。【详细

  电影并非无可取代的消费品

  8部春节档电影为何没能让观众驻足,内因主要是缺乏强喜剧作品,只有一部逆袭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观众喜闻乐见的喜剧刚需没有得到满足;疫情带来的高票价成为上座率低的直接原因,2022年春节档电影票均价达到了52.8元,一线城市平均票价高达66.4元/张,因此被业内称为“最贵春节档”;外部原因则是短视频、直播等线上娱乐方式的“围攻”;此外还有一些诸如影院排片不科学、服务水平降低等问题都成为了今年春节档发挥失常的原因。【详细

  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电影票价小幅升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合理也不可以任性。对于文化市场来说,电影并非无可取代的消费品。影院创收不能仅靠涨价,还应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观影环境、促进合理排片等手段,力争长久留住观众。此外,随着春节档接近尾声,票价应逐步下调,满足更多对价格敏感观众错峰观影的需求,充分发挥优质影片综合效应。【详细

  应创作出更多“值回票价”的精品力作

  须知,电影票价过低或过高,都是不合理的,前些年9.9元超低票价是疯狂“票补”的恶果,如今的高票价则是在涸泽而渔,都是违背电影市场发展规律,对市场造成很大的伤害,需要规避之。因此,为行业未来着想,从业者应兼顾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培植深厚的观众基础,考虑绝大多数观众的经济承受力,采取合理的定价机制。【详细

  在电影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部高质量的影片离不开高投入。片方有了足够的票房收入,才能对产业上游形成正向回馈。观众愿意用真金白银支持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希望电影人以此为动力,创作出更多“值回票价”的精品力作,共同打造我国电影产业的美好未来。【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燕赵晚报、红网)

  微言大义:

  @沉迷丑酱nne:观影人数不及2019年,票房高全靠高票价。

  @与速哥同在:电影不是必需品,没必要花冤枉钱。

  @王书颖:主要是太贵了,题材什么的也不够吸引人。前几年春节都去看电影了,就今年没有去看。

  @imSofiaso:今年假期,电视还挺好看的。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春节档观影人次创五年新低,为啥很多人不去看电影了?高票价首当其冲,它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此外,则是影片质量不值那么贵的票价。虽然几部大片口碑尚可,但类型不够多元,五部真人大片里,主旋律题材的就占据了三部,也并没有产生口口相传的爆款。在娱乐文化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看电影早已不是人们消遣时的唯一选择。电影好看,票价合理,才能吸引更多人走进电影院。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今年春节为啥不去看电影了?

2022-02-08 14: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21时9分,2022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突破60亿元,创下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第二的好成绩。与此同时,春节档“票价贵”的话题也登上热搜。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徐世琨/摄

  很多观众被高票价“劝退”

  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消费习惯,可近年来,电影票价一年比一年贵。据灯塔研究院报告,从2016年到2021年的6年间,全国电影平均票价从33.1元涨至40.3元,上涨幅度21%,年复合增长率3.3%。而今年票价尤其离谱,大年初一平均票价达到56.1元,一线城市票价150元一张并不鲜见,部分三四线城市最高票价也到了90元,甚至超过一二线城市票价。由于春节假期观影以家庭为主,如果以一家三口计算,仅电影票就要花费三四百元,乃是平时的数倍之多,很多家庭难以承受,只得放弃观影计划。【详细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分析得出:2022年春节初一至初四的电影播放场次分别为56.4万场、51.8万场、49.8万场、46.5万场,均为近五年新高;但观影人次分别为2592万人、1926万人、1893万人、1658万人,均为近五年最低,由此计算出来的场均观影人次亦为近五年新低。【详细

  电影并非无可取代的消费品

  8部春节档电影为何没能让观众驻足,内因主要是缺乏强喜剧作品,只有一部逆袭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观众喜闻乐见的喜剧刚需没有得到满足;疫情带来的高票价成为上座率低的直接原因,2022年春节档电影票均价达到了52.8元,一线城市平均票价高达66.4元/张,因此被业内称为“最贵春节档”;外部原因则是短视频、直播等线上娱乐方式的“围攻”;此外还有一些诸如影院排片不科学、服务水平降低等问题都成为了今年春节档发挥失常的原因。【详细

  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电影票价小幅升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合理也不可以任性。对于文化市场来说,电影并非无可取代的消费品。影院创收不能仅靠涨价,还应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观影环境、促进合理排片等手段,力争长久留住观众。此外,随着春节档接近尾声,票价应逐步下调,满足更多对价格敏感观众错峰观影的需求,充分发挥优质影片综合效应。【详细

  应创作出更多“值回票价”的精品力作

  须知,电影票价过低或过高,都是不合理的,前些年9.9元超低票价是疯狂“票补”的恶果,如今的高票价则是在涸泽而渔,都是违背电影市场发展规律,对市场造成很大的伤害,需要规避之。因此,为行业未来着想,从业者应兼顾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培植深厚的观众基础,考虑绝大多数观众的经济承受力,采取合理的定价机制。【详细

  在电影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部高质量的影片离不开高投入。片方有了足够的票房收入,才能对产业上游形成正向回馈。观众愿意用真金白银支持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希望电影人以此为动力,创作出更多“值回票价”的精品力作,共同打造我国电影产业的美好未来。【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燕赵晚报、红网)

  微言大义:

  @沉迷丑酱nne:观影人数不及2019年,票房高全靠高票价。

  @与速哥同在:电影不是必需品,没必要花冤枉钱。

  @王书颖:主要是太贵了,题材什么的也不够吸引人。前几年春节都去看电影了,就今年没有去看。

  @imSofiaso:今年假期,电视还挺好看的。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春节档观影人次创五年新低,为啥很多人不去看电影了?高票价首当其冲,它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此外,则是影片质量不值那么贵的票价。虽然几部大片口碑尚可,但类型不够多元,五部真人大片里,主旋律题材的就占据了三部,也并没有产生口口相传的爆款。在娱乐文化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看电影早已不是人们消遣时的唯一选择。电影好看,票价合理,才能吸引更多人走进电影院。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