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民生工程不是政绩工程,也不是躺在规划文本里的“画饼工程”。推进民生工程,目的是惠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好事就要办好。对各地各部门来说,要直面民生“欠账”,不怕亮短揭丑,进一步摸清民生需求,筹足工程资金,管好工程质量,以针对性地补齐民生短板。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欧云海/摄
年末将至,各个地方纷纷披露民生工程建设最新进度单,“提前完成”“有序推进”成为关键词。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加紧部署,将民生补短板工作列为要务,聚力攻坚。除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外,养老、托育、医疗等也被列入重点投资清单,一批重大工程将压茬推进、加紧开建。
应该看到,一个个拟建在建的民生工程是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现实反映,一个个落地建成的民生工程是增强人民获得感的重要载体,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注脚。
民生本身就是经济,而且是最大的经济。曾几何时,有人认为,产业投资项目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而民生工程对促进经济发展成效不明显,是“赔本赚吆喝”。这种观点静态地、简单地把“民生”和“经济”对立起来。基于这种错误认识,个别地方热衷于搞招商引资,大上快上产业项目,而对发展医疗、教育、文化、育幼、养老等民生项目很不积极。推动产业项目建设诚然不错,但忽视民生项目发展也是明显的问题。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个别地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生“欠账”却越来越多,不仅降低了民众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而且制约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最终还是影响了经济发展。
无论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推进民生工程和促进经济发展都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产业投资项目更多的是实物投资,注重实物资本积累;民生工程项目也有实物资本积累,但更注重人的内在价值提升,落脚点是提高人的生产生活质量。诚然,产业投资项目在稳增长方面发力更直接,见效更快,高精尖的产业项目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但民生工程项目发力更持久,更有韧性,覆盖面更广,渗透性也更强。所以,民生工程项目不仅短期看有利于稳增长,而且长期看也有利于调结构,推进民生工程正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务实之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推动共同富裕,更需要推进民生工程。民生工程不是政绩工程,也不是躺在规划文本里的“画饼工程”。推进民生工程,目的是惠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好事就要办好。对各地各部门来说,要直面民生“欠账”,不怕亮短揭丑,进一步摸清民生需求,筹足工程资金,管好工程质量,以针对性地补齐民生短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民生工程转变为民心工程,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实施重大民生工程要注意哪些方面?
打造民生工程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