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有用户在网络贴出截图称“iOS版微信在后台反复读取用户相册”。此外,还有多名用户通过手机系统的“记录App活动”功能,发现美团、淘宝、QQ、微博、搜狗输入法等App都存在反复读取用户相册、索取用户定位信息的问题。
别让用户使用App时“如履薄冰”
一段时间以来,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已不是新闻,主管部门曾多次通报相关案例。有些企业涉嫌打着“方便用户”的旗号,凭借技术优势过度收集用户信息,而用户对此一无所知,或者找不到真凭实据。这次引起轩然大波,一是因为主流应用涉及众多,且读取太过高频;二是普通消费者终于有了看得懂的工具,技术抓住了技术的小尾巴,用户这才发现App居然对自己爱得如此“深沉”。【详细】
针对微信在未被主动激活应用的情况下读取后台相册这一行为,该用户“为什么要这么操作,究竟读取了什么额外信息,如何处理用户隐私?”的担忧与质疑在情理之中。近年来,手机App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事件常有发生,工信部点名的多款违规APP背后多是小公司但也不乏互联网大企业。在“屡罚屡犯”的情势下,“应用软件正在监听我们”等谣言一时搞得人心惶惶,用户在使用手机软件时也变得“如履薄冰”。【详细】
App过度收集信息为何层出不穷
互联网时代,手机App侵犯用户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原因在哪?笔者认为,缘由有三。其一,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因应用软件隐私条款内容冗杂、字小密集等原因,不仔细阅读甚至略过的大有人在,于是部分用户只能在权益受损后扼腕后悔自己当初的不在意;其二,企业在利益漩涡中缺乏自制力,难以遏制欲望,在他们眼中“公众权益与利益”二者选其一是何其简单的问题,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便是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鲜明写照;其三,国家监管力度不够,即使出台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原则,隐私保护法规仍有许多漏洞亟待填补,当下要求违法违规App整改的力度亟待加强。【详细】
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是一种内卷,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不考虑用户成本随时唤起随时收集。收集的信息越多,用户画像就越精准,能开展的经营活动就更多,获利更丰厚。还有一小部分企业是因为无知或者懒,利用现成的集成服务开发App,其中内嵌了信息收集功能,可能它自己都不知道。当然,根本原因是此前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用户信息收集行为,企业越界不犯法,很少受惩罚,缺少整改的意识和动力。【详细】
不能放任APP侵犯用户隐私
有法可依更应有法必依。企业应肩负起责任,杜绝利用技术认知差异欺负用户,显性及隐性地违规过度采集个人信息。企业应在合法合理范围内追求经济效益,更有责任保护用户权益。如果只顾眼前利益,用技术的方式“偷窥”或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则背弃了社会责任。
对用户个体而言,无论因为何种目的,被采集个人信息的终归在感受上不会很舒适,但又似乎无处逃避,只是希望它被严格限制。信息保护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全社会一道发力、共同答题,才能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让数据采集增进公众福祉。【详细】
对于部分顶风作案的App,监管部门应要求企业自查自纠,及时整改,将此次曝光作为一次普法、执法的契机。同时,监管部门还要提高技术水平,不能监管对象“开跑车”,而监管人员还在“蹬自行车”。应用商店和第三方平台也应当负起主体责任,帮助用户和监管部门发现违规操作。便利用户与侵犯隐私之间是有界限的,应当尊重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方便之门不是偷窥之门,绝不能放任App偷窥用户。【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广州日报、红网。)
微言大义:
@飞行者:这还有什么隐私可言?
@电气鼠阿皮:现在很多手机App都成了“小偷”。
@深哥厉凡:这不是bug吧?
@可可少:App没有边界感,说明资本获取、使用、倒卖公众信息成本之低,个人隐私真的一文不值。
@一枚炸鸡腿:好家伙,后台这些操作就没闲着,可算知道我的手机为什么这么耗电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事实上,隐私既不“隐”也不“私”,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顽疾。在“隐私安全”问题上,用户和App平台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关系。但有平台却以“提升用户体验”之名搪塞过去,显然是避重就轻。要知道,提升用户体验并不需要时时刻刻对用户的手机进行后台“监控”,某些平台只是在保护用户隐私和追求眼前利益之间选择了后者。针对这一问题,监管部门应积极履职,进一步完善监管技术和手段,给App信息收集设一道卡,给用户隐私上一把锁。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