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房住不炒”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原则和基础。坚持“房住不炒”就要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大幅上涨,坚决避免形成房价上涨预期,保持房价稳定。房地产业不能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必然要“去金融化”,成为更好满足民众住房需求的服务产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
近段时期,部分城市炒房手段翻新,房价“蠢蠢欲动”。中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房地产市场预期形成有力引导。进入新发展阶段,房地产业要更好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房住不炒”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原则和基础。坚持“房住不炒”就要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大幅上涨,坚决避免形成房价上涨预期,保持房价稳定。
炒房者不要低估“房住不炒”的政策定力。据媒体报道,有关研究机构统计显示,2021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累计调控超过320次,其中中央各部门的调控政策达46次,而2020年同期只有30次左右。今年4月,住建部约谈了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等5个城市政府负责人,明确指出,“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精准调控,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引导好预期,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7月底,住建部约谈银川、徐州、金华、泉州、惠州5个城市政府负责人,要求“针对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调控和监管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一系列动作充分显示出国家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初心。
二手房价格对新房价格有很强的正向影响。二手房价格过快上涨会很快形成新房价格上涨的预期。调控二手房价格是调控房价的必然选择。今年以来,深圳、成都、宁波、西安等城市陆续发布了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从具体实施情况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不是市场指导价,也不是市场控制价,但却释放出价格调控的强烈信号,有效影响了二手房价格预期和购买需求量。从具体实施效果看,发布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通过引导银行合理收紧信贷,抬高了购买二手房的首付资金门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投机需求,从而控制了二手房价过快上涨。发布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是利用市场化手段调控房价,进一步彰显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定力,切实体现了“房住不炒”的政策意图。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到今天,早已走过野蛮成长阶段。房地产业不能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必然要“去金融化”,成为更好满足民众住房需求的服务产业。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房地产开发商和房产中介,抑或是房产投资投机者,都要正确认识房地产业的这一深刻变化,正确认识房地产的产业属性和产业特点,正确认识房地产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区域差异,不要试图再通过炒房“捞快钱”。房价疯涨已经不可能,炒作房价当休矣!(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坚持“房住不炒” 重点做好“保”和“稳”
中经评论:“围剿”经营贷炒房 守住“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