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期,深圳市盐田区东和社区的疫苗宣传标语“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冲上热搜,在社交平台“刷屏”,不少网民直呼“自带BGM”“洗脑”“越哼越上头”。“魔性”标语出圈,用又萌又暖的“谐音梗”助力疫苗接种工作,其传播手段的创新、话语方式的转换,也带来健康宣传推广要“走心”的启示。
宣传走心:相约“一起苗苗苗苗苗”
“一起苗苗苗苗苗”出圈的背后,体现了一种平等和尊重。“没接种疫苗的人会吃亏”“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打疫苗”“别等到一千年以后,你才打疫苗”……不少网民玩起“歌词改编接龙”,贴出各种“接地气”的疫苗接种标语,“画风”的改变拉近了距离,也消减了疑虑。
专家指出,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只要符合条件的人群都应该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应接早接”。目前,各地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之中。截至3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982.1万剂次。尽管数量不少,但这与构筑免疫屏障的要求仍有不小的距离。
当前在毫不松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的同时,加大疫苗接种力度,宣传推广方面要多一些“走心”,多一些创新。群众相约一起“苗苗苗苗苗”,轻松温暖的氛围无疑更有助于我国疫苗接种工作。【详细】
最怕粗暴:执行过程中别荒腔走板
一项初衷向好的政策,最怕的就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荒腔走板。对所谓的不接种疫苗者的权利做出种种限制,不仅不利于全民免疫的顺利推广,对当地政府部门的形象也是一种伤害。【详细】
对于这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地正向“6月底之前接种人数完成常住人口40%”的目标冲刺。可是,在推进这项利国利民工作的同时,记者调查发现,个别地方为完成目标任务,“出拳过猛”。譬如,无视职工身体状况,疫苗接种实施 “一刀切”,又如,有的地方将疫苗接种情况与学生升学毕业、教师绩效考核挂钩等。
这种简单粗暴的公共治理手段,既会影响疫苗接种科学性与精准性,给不适宜人群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也难免让部分公众产生抵触思想,从而影响国家防疫政策的公信力。【详细】
多一些了解,才能多一些理解。一些公众存在“疫苗犹豫”,更多的是源于对疫苗了解不多、认识不足。要疏解这种犹豫情绪,一方面要加强对疫苗研发投产流程和疫苗免费、快捷、安全等特点的宣传,以澄清谬误、传递信心。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接种过程中,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高疫苗可及性、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等,提升公众对接种的好感度。【详细】
人人有责:没有坐等来的“群体免疫屏障”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稳定,中国是全球的“安全高地”,但这份安全,建立在常态化防控之上,建立在对境外输入严格控制的基础之上,背后是相当大的社会成本。然而,一个开放的中国不可能长期“关门”,人员的流动不可避免。眼下,国外疫情依然严峻,病毒持续出现变异,国内输入病例接连不断,云南瑞丽近期还出现了一批本土病例。无视隐患风险,无视防控压力,把目前的相对安全当作绝对安全,且认为安全来得轻而易举、理所应当、无需维护,可以说是大谬不然。
美国、欧盟国家、日本等均在全力推进疫苗接种,世界“重回开放”时日不远。在此之前,如果不能通过普遍的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我们很可能从“安全高地”变为“免疫洼地”。诚如钟南山院士所言,“别等到外国免疫了,中国反而危险了!”
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决定性抗疫成果,关键就在于全民参与。无论是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习惯,还是亮码出行、核酸检测等防控举措,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坚持至今。疫苗接种,与这些常态化防控举措一样,都是抗疫语境下的“必选动作”。说到底,接种疫苗,是私事,是个人权利,更是公事,事关社会公共利益。继续发挥集体作战的优势,做好守护自身和家庭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才能巩固和扩大抗疫主动的基本面,不辜负老老小小十几亿人这么长时间的辛苦付出。【详细】
微言大义:
@颜瑟_:一起打疫苗。
@青花鱼二郎:非常棒的推广语。
@颜哥哥哥: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苗苗,让我为你打苗苗。
@轻描淡写1000:以科学的精神对待打疫苗,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打疫苗。
@陶琼123:打疫苗的人很多呀,打了放心,有旅行的计划。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构筑“群体免疫屏障”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现实中,一些人存在“疫苗犹豫”,或是因为对疫苗认识不足,或是自身身体原因。那么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就要有所区分,避免简单粗暴地“一刀切”。要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创新服务形式,进而消减公众疑虑,把好事办好。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