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博物馆:让文化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2020年05月18日 15: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影响全球的疫情让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与往常不同。维也纳延续多年的“博物馆之夜”不得不暂停一次。在中国,一些人会走进博物馆观看让自己心动的展览,而更多人还是会选择在“云端”与博物馆约会。 

  “云”游博物馆体现观者平等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展现出从业者对博物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的关注。在国内,从“国云展”平台上线,到“为国宝代言”活动,再到“文创节”兴起,围绕博物馆多元包容发展的主题,一系列陈列展览、学术研讨、公众互动活动将陆续开展。这启人深思:如何吸引更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受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应该何去何从?【详细

  对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不同的人或有不同的解读,但不可否认,“云”游博物馆体现了一种观者的平等。此外,通过“云”游的方式尽可能领略不同文化的博物馆,打量、欣赏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历史,体现出的正是多元和包容之意。换言之,博物馆还是那些博物馆,是亲临现场还是线上“云”游,丝毫不妨碍我们对不同文化的亲近和热爱。【详细

  科技如何更好赋能博物馆建设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同步发展。博物馆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5300余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不断增多,为更多人“解封”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提供便利。而现代科技的赋能,丰富了推介展览的形式,突破了实体展馆的时空限制。以配合疫情防控需要产生的“云端博物馆”为例,全国陆续推出2000余个在线展览项目,仅春节期间浏览量就超过50亿人次。这虽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策,事实上也成为数字博物馆建设的一次集体展示,成为推动文博资源走进千家万户的有益尝试详细

  在博物馆的公共性已经非常明确的前提下,广泛、平等、无差别的接触权、分享权成为博物馆追求的目标,之前提出的“超级链接”主题也是想“链接”到更多的观众。然而,全世界仍有很多人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获得这样的链接。根据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发达国家86%的人能够上网,而发展中国家只有47%的人能够上网。在数字时代,智慧博物馆所仰仗的技术基础也许恰恰成为造成不平等的门槛。我们可以看到,在博物馆预约参观实施多年之后,很多观众依然习惯到门口临时排队买票。纵然有网上直接、即时、永不落幕的畅游,有的人还是会迷恋近距离、长时间的观赏。【详细

  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 不能“千馆一面”

  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既需要多元的优质内容,也需要多样的表达形式,但形式应该服从于内容。忽略展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而过分强调声光电的技术呈现,过分追逐文博资源的商业化利用,都可能影响博物馆发展。国家文物局此前印发的《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强调,“提高陈列展览创意策划水平,完善陈列展览从研究、策划、实施到推广的工作流程”。这一要求,正是为了夯实学术基础、提升内容质量,使得文博产品的多元表达更具内涵、更有看点,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详细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孩子需要“进修”,成年人也需要进修。为此,博物馆应有个性,不能变得“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只要博物馆办出特色,“博”出“干货”,讲得有吸引力,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打卡”,从而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也火起来。详细

  微言大义: 

  @梅莓:好多博物馆太远了都还没机会去,这次可以跟着直播一起逛,真是太好啦!

  @且听今夏风吟:每次旅游,各地博物馆是必去景点。期待“云”游博物馆。

  @梧毓山下:“云”游博物馆不累还能涨知识,挺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云游”博物馆,在满足特殊时期减少人员聚集的防疫要求基础上弥补了网友无法到现场参观的遗憾,让大众看到了数字化、智慧化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和传播优势,是一次文化产业创新的有益尝试。期待各地文旅部门探索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更多可能性,让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不再“高大上”,让文化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云游”博物馆:让文化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2020-05-18 15: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