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1月10日,2020年春运正式开启。今年春运,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约30亿人次。其中,道路客运24.3亿人次,铁路4.4亿人次,民航7900万人次,水运4500万人次。
“智慧春运”中的变与不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聂爽
每年春节前后,数以亿计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协调组织能力。在此过程中,铁路春运最能反映新时期的新变化、新特点。
曾几何时,车站前彻夜无眠的排队长龙是春运的“标配”,一张“硬板票”是游子思乡的见证。随着时代的发展,“硬板票”逐渐升级,如今,高铁线路电子客票的覆盖,再次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
持电子客票的旅客可凭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自助闸机“刷脸验证”完成进出站验票,这是2020年“智慧春运”的一个缩影。铁路部门还以旅客需求为出发点,搭载科技快车,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推行“智慧车站”扫码导航、互联网订餐等服务。这些融入科技元素的服务模式,让旅客出行更加温馨、便捷、高效。
“智慧春运”中的变与不变,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期待,体现着铁路的飞跃性发展以及祖国的日益强盛。我们也相信春运中的乘车体验会越来越美好。
让出行少一分疲惫,多一分舒适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张海根
从单日售票破历史记录,再到截止1月2日,已累计售票超3亿张,都极力彰显出人们对铁路出行的偏爱。对铁路部门而言,这是一份激励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年春运惊喜连连,在许多新线路陆续开通的基础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逐渐试点和推广电子客票,让今年的春运出行变得更加便捷。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铁路已完成绝大多数高铁客专和城际铁路的电子客票实施工作,有957个车站开通了电子客票业务。不仅如此,黑科技引领春运风潮,引路机器人、智能厕所、站内VR全景导航等,也同样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受到追捧。
如今高铁网已日益完善,一批批现代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纷纷落地,基本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真正实现了铁路“公交化”。千里之行不再遥远,山高水长一触即达。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让出行少一分疲惫,多一分舒适,每个人有一个安全、祥和的旅途。
春运回家还需文明同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赵文龙
年终岁尾,家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春运回家路上,要想走得安全、快乐、舒心,离不开得力的春运组织和高效的春运服务,同样也离不开文明的春运秩序。
春运秩序需要大家来守护。2018年以来,高铁“霸座”“扒门”等不文明行为频频爆出,折射出个别人的规则意识缺失,这些行为也对公共交通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春节临近,绝不能容许“霸座”这类行为耽误绝大多数人的春运出行。
我们要敢于对不文明行为说“不”。购票随意插队、高铁“霸座”、车厢内大声喧哗、高铁车厢内吸烟等不文明行为,不但有违公德,也显然触犯规则,必须坚决予以打击。要通过纳入失信黑名单等多种方式,依法处置。
春运旅途的一小步,可以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大步。2020年春运大幕已经开启,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享受文明出行的魅力,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春运环境。
本文内容来源于时评作者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