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纳入征信?警惕滥用征信体系的“跟风”行为

2019年11月26日 13: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国家卫健委会同多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各地应探索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建立个人、单位、社会有效衔接的无偿献血激励机制,对献血者使用公共设施等提供优惠待遇。 

  征信虽好,不能包治百病 

  诚然,我国是一个缺“血”的国家。中国义务献血群体的人口比例远远小于发达国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数据,每年需要有4%的人献血,才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从比例来说,中国的献血人群还差很多,在全国范围内,2010年公布的参与献血人口比例是0.85%;北京市情况较好,这个数字是2.2%。而在美国,现在每年大约有6%的人参与献血。“血液”的紧张促使相关部门不得不想出各种方式。可纳入社会征信系统真的是妙招吗?【详细

  通知旨在鼓励公众献血,其中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系统的提法引发了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有人认为,无偿献血制度的本质属性在于“无偿”,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社会公益,如果将个人征信与无偿献血挂钩,可能会对它的“无偿”和“公益”的属性造成冲击,与设计无偿献血制度的初衷背离。【详细

  社会征信体系的使用要遵循严格边界

  目前谈及社会信用系统,除了法院根据民事诉讼建立的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外,多指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其初衷是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为金融流通活动提供信用记录,因此也被称为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其中,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信贷交易信息以及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既然涉及公民个人信息,那就关系到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依据现有法律,频繁跳槽等中性行为、献血等值得鼓励行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并无必须纳入征信系统的强制规定,否则可能会侵犯公民隐私权。因此,在探索将各类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时,应找到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依法合理扩大征信系统基础数据。【详细

  社会征信体系的使用,仍然需要遵循严格的使用边界,它并不是一个什么都能装的筐。严格来说,只有那些跟公民信用紧密相关的项目,才能够纳入其中。像无偿献血这种善举,尽管有很强的公益性,值得鼓励推广,但未必就关乎个人信用。一个献血的人同样可能赖账,一个不献血的人,也可能和失信完全不搭边。

  征信讲究的是诚信,是信用,而不是在某些方面有没有公益善心,或者遵不遵守道德,它们的边界必须得分清楚,而且个人信息的采集继续得有明确授权。今年年初时,在被问到征信系统的建设时,央行负责人就表示,尚未采集个人水费、电费缴费。可见,别说是无偿献血的行为,就是公用事业缴费等直接关乎信用的项目,在纳入征信系统时都是相当谨慎的。【详细

  社会征信体系更多是考核和评价公民信用

  无偿献血不适于纳入社会征信体系。鼓励民众形成无偿献血的公益意识,除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完善血站服务体系之外,更有效的做法,还是采用加大激励力度,让无偿献血者其及家属在需要救护时,可以优先、优惠地使用输血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利好来激励。【详细

  社会征信体系在未来的社会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一种趋势。但其必须遵循严格的应用边界,不能成为什么都能装的筐,只有那些与公民信用紧密相关的项目,才能纳入其中。否则,不仅不利于社会征信体系的发展,也将对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造成不良影响。【详细

  微言大义: 

  @梦中六月飞雪:要不把无偿献血和所有的出行、消费也都联系起来,上飞机或住宾馆时,直接查献血证,没有的直接限行或限制入住?

  @痴者402:这是要强制献血吗?

  @弘正:最后征信系统没人信了,乱来!

  @CLOWN-凉:感觉像道德绑架。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社会上掀起征信热潮不是坏事,但将献血纳入社会征信系统,更像“跟风”,是滥用征信的行为。无偿献血需要激励,应从完善献血体系和鼓励机制上着手。献血本不是义务,若“自愿献血”变成“强制献血”,那“鼓励救人”就变成了“道德绑架”。而征信体系也不是万能的,若若事事皆纳入征信,那征信也就丧失了原本的作用与价值。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献血纳入征信?警惕滥用征信体系的“跟风”行为

2019-11-26 13: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