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应上升为一种信念和价值观

2019年06月12日 12:0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姚龙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作为全国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深圳如何率先破题?

  从前,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城墙或护城河的拱卫。如今,则是一条隐隐约约的垃圾带将城市包围起来。“垃圾围城”,成为诸多城市面临的发展痛点与严酷现实。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有1/4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面对“垃圾围城”,我们能做什么?垃圾分类,正是推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

  “垃圾不分类,城市两行泪。”垃圾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不仅关乎民生质量,也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目前,深圳日均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两万多吨,混合处理模式的用地与人工成本持续走高,难以为继。从城市的长远发展以及降低垃圾处理的整体成本出发,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势在必行。广大市民也应充分认识到,自己不只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享受者,也是社会公共责任的承担者。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垃圾的产生者,都要对自己产生的垃圾负责,垃圾分类是必须承担的义务。

  垃圾分类说起来重要,但却是“最难推广的一桩小事”。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深圳不断迭代升级垃圾分类版本,但跟全国很多城市一样,目前仍存在“认可度高、践行度低”的问题,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还存在不少缺位。

  推进垃圾分类,技术手段与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相对好解决,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才是棘手活。

  目前,垃圾分类主要以倡导鼓励为主,常用的是经济手段。当前,深圳正在探索改变垃圾处理费随水费征收的模式,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和差别化收费的原则,逐步建立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目的正是通过经济杠杆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减量分类。同时,不少地方为了提高公众参与度,推出可用于消费的“垃圾分类积分”,用经济实惠的奖励方式激发居民的积极性。不过,此类给公众“糖吃”的做法,成本相对较高,热度难以维持。

  推进垃圾分类,需要引导甚至利导,但强制手段也必不可少。从现实情况看,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或地区,投放垃圾都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也都不是那么“方便”。日本垃圾分类之所以成为全民“忍术”,也不是天生的,离不开强制性的制度罚则的倒逼。在明确的制度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让渡出个人的部分生活便利,不嫌麻烦地做好垃圾分类。而由此带来的社会成本降低,以及环境的持续优化,则是一种属于每个人的社会红利。

  推广垃圾分类,看起来面对的是物,实际上面对的是人。垃圾混装是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垃圾分类也可以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有强大的惯性,但并非不可改变。改变如何发生?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种触发方式。

  爱因斯坦说:“同一层面的问题,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解决,只有在高于它的层面才能解决。”根据NLP思维逻辑层次理论,环境、行为、能力为低三层,信念/价值观、身份、精神称为高三层,通常低层次的问题到高层次就能轻易找到方法,可倘若在同层次或低层次来寻找方法,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对于垃圾分类,很多人不是力不能及,而是没意愿做,还往往以“别人不分类凭啥我分类”给自己的行为找“合理性”。换句话说,在思维逻辑的低三层无法找到破解垃圾分类难题的钥匙。

  在日本,垃圾分类近乎极致,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种信念、习惯或仪式,人们愿意把精力与时间“浪费”在垃圾分类上。否则,不按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不仅将面临罚款,还被认为是有损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丢脸的事情。何以至此?政府对国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日常里被反复教育,生活中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就会刻在脑子里,上升为一种信念和价值观,甚至成为一种身份认同甚至精神归属的通用符号,最终会习惯成自然。

  近日,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要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聚焦学校教育找垃圾分类的治本之策,从一个侧面说明,垃圾分类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两年就全面落地、快速见效,而是长久之计,需要一代人的观念更新、习惯养成。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