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网红店频出事 盛名之下难符其实

2019年06月04日 10:44   来源:钱江晚报   张炳剑

  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2日,针对“孕妇在喜茶中喝出绿头苍蝇”事件,喜茶公司发布最新处理通报。通报显示,喜茶团队“全盘接受政府检查苏州门店反馈的所有问题并全面整改。对运营管理层、当时区域经理和店长分别处以严重警告、停职等处理”。

  此前有媒体报道,5月29日,江苏苏州一位孕妇在喜茶苏州圆融门店饮品中喝出绿头苍蝇,在与喜茶方面协商未果后,王女士诉诸媒体并向监管部门举报,相关话题也一度蹿上热搜,引发公众和媒体关注。5月31日,涉事喜茶门店因店内飞虫较多,被当地监管部门查封。

  喜茶是“网红”,这点不能否认。自面世后,它的门店常常出现“排队爆买”盛况,笔者就曾亲眼所见。但在盛名之下,喜茶似乎难符其实。2018年底至今,单是卫生问题喜茶官方就致歉不下4次,此前如上海店“透明套”异物、西安店垃圾爆满、厦门店水果容器ATP指数超标等。此外,今年4月19日,喜茶更因与杜蕾斯合作“今夜一滴都不许剩”广告语被指恶俗营销。

  喜茶的问题绝不是个体的、偶发的问题,而是一些“网红”店在崛起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剖析当下一些所谓“网红”店的崛起路径,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的网红店基本都是资本砸出来的“网红”。一方面,它们借助于互联网的流量营销和眼球效应,操作概念,传染情绪,迅速爆红;另一方面,在资本的助力下,它们迅猛扩张,抢占市场。喜茶的崛起也是如此,不到一年时间里,喜茶门店就覆盖了国内30个城市和地区,门店超过200家。

  当然,这种操作本身没有问题,甚至是现下一种较为普遍的商业模式。但“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的做法,难免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按常理说,如果一个经营者把过多精力放在博“爆红”的营销上,那么难免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品质与质量的管理,从而埋下隐患。而在追求规模的心态下,内部的管理往往会跟不上,造成店员的服务意识和操作规范大打折扣。这应该是问题“网红”店频现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破除对“网红”店的迷信,尤其是消费者对于一些爆红的“网红”店,要避免盲目跟风消费。从喜茶等网红店被爆出的诸多问题来看,网红并不等同于品质,更不代表安全。以喜茶为例,作为餐饮企业,食品的安全与卫生是最核心也是基本的要求,如今却在这一问题上频频出事,连起码的底线都没有守住。事实上,很多的网红店并非真的红,只是资本操作下的“炒作”。其次,监管部门也要提高警惕,加强对网红店的监管。事实上,越是网红店,经营者越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做下违法违规的事。

  “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网红店的起起落落,在互联网时代,既令人感慨,也令人警醒。只有“爆红”没有“长红”,这些“网红”店失败的原因固然复杂,但其重要原因一定是服务质量及其所塑造的形象与现实的严重脱钩。

  可以说,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网红”,都不是真“网红”。只有消除了短期谋利炒作的心理,踏踏实实做品牌,以质量和服务取胜,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红”,才能赢得长远,否则注定就是昙花一现。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